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孩子膽小怯懦怎麼辦?

相信每一位為人父母的爸爸媽媽都希望孩子擁有良好的性格品質。 但是爸爸媽媽們知道嗎, 寶寶在成長過程中, 父母的管教以及言行都是塑造寶寶性格的關鍵。

在成長的過程中, 孩子需要勇氣去應付生活中的各種各樣的變化。 當孩子第一次伸出小手抓握東西, 當孩子第一次承認自己做錯事情, 都是他們內心充滿勇氣的表現。 但是孩子的勇氣並非與生俱來, 與後天的成長環境和父母的教養有密切關係。 那麼, 家中孩子膽小怯懦怎麼辦呢?

孩子為什麼膽小怯懦

1.孩子性格內向, 要在他熟悉的環境下才能自信地展現自我。

Advertisiment

2.家長對孩子的要求太嚴格, 常要求他像大人一樣地做事, 讓孩子不知所措。

3.家長脾氣暴躁, 動不動就對孩子發火, 孩子變得謹小慎微。

4.家規太嚴, 讓孩子這也不許摸那也不許碰, 久而久之, 孩子不敢輕易去嘗試新事物。

5.孩子對突然變化的環境不適應。 比如原先由爺爺奶奶撫養轉而由爸爸媽媽親自撫養, 因為教養環境的不同, 小孩子會在一段的時間裡變得內向。

孩子膽小怯懦怎麼辦

1.孩子害怕時, 不生硬地把他推出去

孩子會退縮可能是因為害羞或者還不想嘗試任何他們不確定的事情, 至少並沒有百分之百的確定。 改變你對孩子期望, 嘗試接受並包容孩子的膽小。 例如, 不要因為孩子在早教課上纏著你而感到懊惱,

Advertisiment
讓他坐在你的腿部, 直到他不再緊張, 即使需要有一段時間。 父母只需等待孩子做好準備。 當時機合適的時候, 他會充滿自信地去嘗試。

2.以毒攻毒, 讓豐富聯想成為解決問題的辦法

孩子對黑暗或是怪物感到害怕, 是因為他們的認識能力還沒有發展到能夠解釋這些現象的層次。 而父母可以利用他們豐富的想像力來幫助他們戰勝恐懼。 比如, 詢問孩子“你覺得哪種顏色代表害怕的感覺, 哪種顏色代表勇敢的感覺呢?”然後, 告訴他們, 無論何時, 當他們感到害怕時, 可以深呼吸, 讓代表勇敢的顏色充滿整個身體。 那麼, 對於孩子來說, 腦海裡想像的顏色就會變成抵抗恐懼的盾牌。 而深呼吸則減小了孩子的壓力,

Advertisiment
釋放出一種令大腦產生自信的化學元素——血清素。 孩子將會逐漸變得勇敢起來。

3.讓孩子對害怕的事情慢慢熟悉起來

當孩子進入到一個新環境感到不適時, 不要讓他獨自經歷考驗, 應該讓他慢慢地適應。 如果孩子對於新朋友的出現感到緊張, 為他營造一個既有老朋友又有新朋友的環境。

4.帶讓孩子安心的物品

當孩子離開家時, 為了獲得足夠的安全感, 他們總是喜歡帶著可愛的毯子或者最愛的小動物。 當然, 你不希望將這些東西帶著到處走, 甚至弄丟。 但是, 如果他需要, 完全可以讓他帶著。 大部分孩子在一定的階段都需要慰藉物。 這些東西能夠帶給孩子足夠的力量來戰勝恐懼感。 諸如戴上披風,

Advertisiment
或者與想像中的小朋友說話, 也能夠起到相似的作用。

5.在遊戲中學習

藏貓貓是一個非常完美的培養孩子勇氣的遊戲, 它能夠幫助孩子學習如何面對分離以及未知的環境。 遊戲中, 媽媽出現、消失, 然後又重新出現。 孩子在遊戲過程中逐漸學會輕鬆面對。

6.認可孩子害怕的情緒

對於孩子不願嘗試的事情, 不必一味地勸說, 可以讓孩子解釋為什麼不願意嘗試。 不做任何評判地傾聽孩子的感想和感受, 試著說:“你覺得會發生什麼讓你這麼害怕呢?”通過認同孩子的感受, 幫助他察覺自己的想法和情緒, 促使他能夠做出自信的決定。 這會使孩子更獨立, 更有責任感, 更具備冒險精神。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