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孩子膽小怕生?都是爸媽“慣”出來的!

孩子膽小怕生是怎麼回事?昨天, 魚媽的女兒小魚放學回來, 一直嘟著嘴巴、皺著小眉頭, 滿懷心事的樣子...在睡覺之前, 小魚拉著魚爸說:“粑粑, 我不開心...”魚爸:“為什麼不開心呀?”家長瞭解之後知道孩子孩子膽小怕生, 其實這些都是父母慣出來的。

小魚:“老師說, 我們感恩節那天要在學校表演節目, 但是我今天下午排練的時候, 一站在舞臺上就好緊張, 手也一直在抖, 老師教的動作我一個也不記得, 怎麼辦啊?”

魚爸:“親愛的, 你這麼棒呀能被老師選中去參加表演!不過, 你緊張只是因為這是你第一次面對這多人的聚焦,

Advertisiment
有點怕生而已, 多是幾次就沒事的了~”

是的, 面對孩子的緊張、怯場, 或者膽子小, 粑粑麻麻最應該做的就是——鼓勵!

每個孩子都希望得到別人的肯定和表揚, 尤其是當孩子感到緊張、害怕的時候。

在某個真人秀節目裡, 這些星媽們都是一些很好的示範呢:

有點恐高的七寶一開始是不敢挑戰攀岩的, 但是葉一茜在一旁耐心的鼓勵, 使得七寶一步一步的往上攀登。

王瀟在女兒問問不敢下「髒池子」的時候, 及時鼓勵問問一起幫助媽媽完成任務。

不過, 有些孩子天生就比較膽小, 無論粑粑麻麻怎麼鼓勵和勸說, 都不敢“踏出第一步嘗試”, 那麼, 面對這類型的孩子, 又該怎麼辦呢?

★過於膽小也許是父母造成的

①回想一下,

Advertisiment
你是不是經常對孩子喊:“跟你講過多少次了!”這句話?

當孩子在嘗試做一些事情的時候, 也許經驗不足做的“不好”, 而粑粑麻麻不但沒有安慰, 甚至反應過度, 不停怪責。

你知道嗎?粑粑麻麻的負面評價和緊張的情緒, 會傳遞給孩子的, 也會營造出一種誇大現實的氛圍, 令孩子更加緊張和膽怯。

②如果你沒有過度緊張, 那有沒有經常說:“孩子太小了, 不適合做這個/玩這個”之類的話?

例如, 孩子想獨自跟小同學們出去玩耍, 而你卻說“你太小了, 不能單獨出去玩”, 或者“你們沒有家長陪同出去玩, 萬一被壞人拐走怎麼辦?”這樣的話?

其實, 這是一種“過度保護”的表現哦, 同時你也在給孩子貼標籤, 幫孩子做決定。

這樣做, 很有可能會潛移默化地讓孩子更加不自信,

Advertisiment
不敢去嘗試, 不敢邁出第一步, 甚至變得越來越膽小哦。

★這樣做可以讓孩子越來越勇敢

很多時候, 孩子的膽小都是粑粑麻麻一手造成的。

想讓孩子克服膽小, 敢於“踏出第一步”?你可以這樣做:

①要懂得放手:

我們要學會相信孩子, 要堅信自己孩子已經長大了, 能夠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②允許孩子“犯錯”, 給孩子充分的自由:

不要過多地干預孩子, 不要總是列出一大堆不能做的事約束他, 給孩子創造更多體驗和學習的機會。

例如孩子提出想要和同學去踢足球, 麻麻可以交代好孩子注意安全, 並吩咐幾點要回家, 然後放手讓孩子玩一玩的喲!

③樹立正面的榜樣:

經常跟孩子說說英雄故事, 引導孩子看一些反映英雄人物的影視片,

Advertisiment
讓故事中人物的英雄言行來潛移默化地影響孩子。

給孩子積極的心理暗示, 給孩子列舉一些他的勇敢行為等等, 都能夠讓孩子“鍛煉膽量”的哦~!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