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腹瀉當心乳糖不耐受症

秋季孩子容易腹瀉, 腹瀉的原因主要是繼發性乳糖不耐受症。 那麼孩子腹瀉不愈怎麼辦?應該怎麼治療?危害大嗎?母嬰專家指出, 孩子腹瀉不愈 當心乳糖不耐受症。

腹瀉久治不愈 當心繼發乳糖不耐受症

據悉, 通常包括輪狀病毒腸炎在內的病毒性腹瀉, 在一周左右就會痊癒。 “如果孩子腹瀉半個多月了還不痊癒, 在排除細菌感染等原因以後, 要警惕是繼發性乳糖不耐受症引起的持續腹瀉。 ”詹學說道。

據瞭解到, 任何原因所致的腹瀉, 時間過長或程度較重, 都會引起腸黏膜受損, 導致腸黏膜上的乳糖酶出現減少,

Advertisiment
進而造成乳糖不耐受。 如果確診是繼發乳糖不耐受引起的腹瀉, 建議母乳餵養的患兒, 每次餵養前後都要補充乳糖酶;依靠奶粉餵養的小孩, 要將奶粉換成無乳糖配方型。 “待到患兒大便恢復正常了, 即可緩慢過度, 再停止補充乳糖酶, 或換回原來的配方奶粉。 ”詹學表示。

孩子患乳糖不耐受症 不要強行喝奶

據瞭解, 乳糖是乳製品含有的一種糖類, 乳糖酶缺乏的人, 在食入含奶食品後, 奶中乳糖不能完全被消化吸收而滯留在腸腔內。 這將致使腸內容物滲透壓增高、體積增加, 腸排空加快, 使乳糖很快排到大腸並在大腸吸收水分, 受細菌的作用發酵產氣。 輕者症狀不明顯, 較重者可出現腹脹、腸鳴、排氣、腹痛、腹瀉等症狀。

Advertisiment
醫生們稱之為乳糖不耐受症。

乳糖不耐受症可能和以下幾種情況有關:

1、先天性乳糖酶缺乏:是指自出生時機體乳糖酶活性即低下或缺乏, 是機體常染色體上隱性基因所致, 這一類型很少見。

2、原發性乳糖酶缺乏:又稱成人型乳糖酶缺乏, 是由於人類世代飲食習慣導致基因改變, 發病率與年齡和種族有關, 大部分人屬於這種類型。

3、繼發性乳糖酶缺乏或活性降低:是指由於各種原因致使小腸上皮損傷而導致的暫時性乳糖酶活性低下, 常見病因如感染性腹瀉、秋季多發性腹瀉、細菌性腹瀉;另外大劑量服用頭胞類、內醯胺類抗菌素後也會引起繼發性乳糖不耐受。

母嬰小編溫馨提示:孩子腹瀉不愈 當心乳糖不耐受症。

Advertisiment
為了更好的保證孩子的健康, 我們要注意以上的事項。 如果孩子腹瀉超過兩周, 一定要到正規醫院就醫, 以免長期腹瀉損害孩子腸道健康。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