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孩子聽話是懂事,還是在掩飾?

還能衝動, 表示你還對生活有激情, 總是衝動, 表示你還不懂生活。 那麼孩子聽話是懂事, 還是掩飾?

每當我聽到家長用“一直很聽話”來形容自己的孩子, 我並不感到很欣慰, 而是心疼。 因為做一個一直很聽話的孩子, 意味著需要在父母面前壓抑自己的真實想法, 並努力去迎合父母提出的要求, 滿足父母的期待。

很多因為考試焦慮來諮詢的孩子, 當我和他們探討關於成績的意義的時候, 幾乎所有人都會邊哭邊說:“我不想讓我的父母失望”。 而當我問他們是否和家長講述過自己的學習壓力很大來源是父母的期待,

Advertisiment
孩子們往往都說:“說不出口, 怕父母擔心、失望。 ”

這類孩子和父母的溝通很多時候都是非常“客套”的, 因為深層的問題不敢講、不能講, 所以這類孩子在壓力來臨的時候會尤其脆弱和焦慮。 而這種壓抑自我式的表達模式也會影響到將來的職場生活, 他們也會不敢很堅定地表達自己的觀點和想法。

所以, 對於聽話孩子的家長, 有三點建議。

1請先審視一自己, 是否過於要求孩子聽話

想像一下, 如果一直聽話的孩子在你訓斥他成績下滑的時候, 他對你說“是不是沒了我, 您會更高興”, 你有什麼樣的感受。

如果你感到憤怒、失望, 或是煩躁, 或者覺得孩子太沒良心、太不懂事。 那麼, 我覺得你可能需要先學會控制一下自己的情緒,

Advertisiment
告訴自己要就事論事, 孩子只是想發洩內心的憤怒而已。 如果家長不冷靜下來, 衝突就很難解決。 然後站在孩子的立場上, 思考他為何會說出這樣的話。

既然孩子一直很聽話, 那他肯定知道這句話的殺傷力, 他又是出於什麼原因說這句話, 是不是自己平時對孩子的要求太多了呢?或是平時對孩子的真實想法瞭解得太少了呢?

能夠在孩子說出一些不好聽的話、表現出不好的行為時, 先冷靜下來反思的家長, 肯定能夠成為一位好家長。

2建立尊重和平等的溝通基礎, 允許孩子說“不”

很多家長都覺得自己為孩子付出了很多, 孩子如果表現得不好就是不懂事。 其實孩子為了家長也付出了很多, 只是無法僅僅通過成績或家長想要的方式來體現。

Advertisiment

所以家長在肯定自己付出的同時, 也不要忘了肯定孩子的付出, 儘量建立一個互相尊重, 而不是誰虧欠誰的溝通基礎。

在一個互相尊重、不講犧牲、不講奉獻的家庭環境下, 允許孩子說“不”, 就是一件非常自然的事情了。 給孩子一個可以自由表達觀點、充分享受思想和語言自由的家庭環境, 對於孩子將來的人際交往能力和表達能力, 有著莫大的意義。

3對於聽話的孩子, 依然要給予充足的關愛

很多家長都覺得聽話的孩子讓人省心, 這其實是一個很大的誤區。 他們其實是希望取悅你, 希望得到你的愛和肯定。

而省心意味著忽視, 忽視他的需要, 忽視他的情感, 因為他一直都讓你覺得他是一個多麼讓人放心的孩子。

Advertisiment
所以聽話的孩子一出了問題, 家長都大為費解, 怎麼突然變了個人?其實是你未曾認真去瞭解過你的孩子。

所以對於聽話的孩子, 家長應該付諸同等甚至更多的耐心、關心和愛護。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