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孩子耳後有個黃豆大小的“疙瘩”,是什麼?

家長經常會在孩子的耳後、頸前或下頜處, 摸到綠豆或黃豆大小能夠活動的“疙瘩”。 如何鑒別正常與否呢?專家介紹, 當觸摸到這些疙瘩時, 孩子並不感覺疼痛, 一般不用處理。 這是人體正常的淺表淋巴結, 淋巴結內含有許多專門吞噬致病物質的細胞, 它們能吞噬和消化細菌、病毒、以及身體內衰老的死亡細胞, 起著保護和防衛的功能。 如果發現腫大的淋巴結超過黃豆大小, 單個或成串狀, 觸摸時孩子會哭鬧或叫痛, 家長應該重視。

因為它是小兒許多疾病的症狀之一, 常見的疾病有以下三類:

1.慢性的局部炎症如口腔內扁桃體炎、齲齒、牙周炎、脂溢性皮炎、中耳炎等,

Advertisiment
均可引起下頜下、枕部、耳後淋巴結腫大。

2.結核性炎症感染結核桿菌後, 小兒也可有頸部、耳後、下頜下的淋巴結腫大和疼痛, 同時還伴有低熱、盜汗、消瘦等表現。

3.傳染病及全身感染例如麻疹、水痘、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症、全身慢性☆禁☆感染及白血病, 這時可在全身各淺表部位摸到腫大的淋巴結。

如果孩子在發熱的同時伴有淋巴結腫大, 家長應當予以高度重視。

一般來說, 發熱伴有頸部或其它部位的局部淋巴結腫痛, 多半是因為局部炎症, 經用適當的抗炎治療即可好轉。 如果發熱伴有全身的淋巴結腫大, 則應及時到醫院進行詳細體檢及化驗檢查, 以便儘早做出診斷。

Advertisiment

發熱伴全身淋巴結腫大常見以下幾種疾病。

(1)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症:這是一種由EB病毒感染所致的急性傳染性疾病。 一般起病較急, 多先有發熱、咽喉腫痛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狀。 不久即可出現淋巴結腫大, 以兩側頸部對稱性多發性淋巴結腫大最常見, 也可見腹股溝和腋下淋巴結腫大。 同時不少患兒可伴有肝、脾腫大, 或見有皮疹。 化驗檢查白細胞一般增高, 異型淋巴細胞往往在10%以上。 血清嗜異性凝集試驗多為陽性。 本病為自限性疾病, 經適當治療, 在短時期內一般即可治癒。

(2)白血病:這是造血系統的惡性增殖性疾病, 小兒時期以急性淋巴細胞性白血病居多。 本病初起多主要表現為發熱, 繼之可見全身淋巴結腫大,

Advertisiment
肝、脾腫大, 同時可見貧血、出血等症狀。 末稍血塗片檢查可發現幼稚淋巴細胞。 這時, 應及時進行骨髓穿刺檢查, 明確診斷, 儘早進行化療。

(3 )惡性淋巴瘤:這是一種原發於淋巴結或其它淋巴組織的惡性腫瘤。 主要表現為全身淺表淋巴結進行性腫大, 可伴有發熱。 一般可通過骨髓檢查、淋巴結活檢、CT掃描等檢查確診。 治療方法主要採用放療和化療。

此外, 系統性紅斑狼瘡、惡性組織細胞病、組織細胞增生症等疾病也常常可以見發熱伴淋巴結腫大。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