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孩子耍鬼把戲 父母如何應對

假定你們在孩子的睡覺時間方面達成了協議, 你一進家門就發現你愛人和孩子正相持不下, 而你的愛人並沒有按協議的規定做, 這時你應當說:“我想讓約翰尼等一會兒, 我和你爸爸去別的房間商量一下。 ”你們事先已經商定如此處理這類情況。 父親的脾氣上來了, 回到房間後壓著火照舊告訴孩子必須上床睡覺。 母親則簡單地表示支持:“要聽爸爸的話。 ”

你也可以換個說法:“你已經跟約翰尼說過兩次了, 你打算再給他一次機會嗎?”或:“看來約翰尼把你氣得夠嗆。 ”這樣你就使你的愛人明白, 你確實體諒了他的處境,

Advertisiment
而且絕無把他幹在一旁, 甚至暗示他犯傻的意思。 你僅僅是提醒他曾經有過一個協議。

有時你也可以毫不干預, 待事態告一段落之後再對你愛人說:“咱們談談剛才的事好嗎?好像進行得不太合乎你的本意。 ”

經過如此這般的商量, 父親和母親又一塊回到孩子面前:“好孩子, 我很高興你最後能聽話。 我知道剛才我的脾氣太大了, 下次我儘量不這樣做。 不過你也應當學著更聽話一些。 ”此時你最好幫幫腔, 比如說:“你爸爸這是想把問題處理得更好一點, 我覺得他是對的, 你確實應該聽話。 儘管有的時候我們倆的火氣都大了點。 ”雙簧戲無需連唱五天, 太囉嗦了並沒有什麼好處, 一分鐘足以打住了。

你們回到孩子面前,

Advertisiment
這個舉動可以使孩子認識到強有力的大人們即使捲入衝突也能認真履行自己的職責。 你們等於告訴他:哪怕他做了錯事, 你們也能夠辦事公道, 這樣, 解決衝突就成了生活中的一個很自然的組成部分, 而不是一個危機。 孩子也許顯得沒事兒了, 也許還在生氣, 隨他去好了。 我們每一位凡人, 無論是成年人還是孩子, 都不那麼容易忘掉氣憤或傷害。

如果你的孩子不理不睬, 你可以說:“我估計你現在也聽不進去, 那好吧。 我只是想讓你知道我們的想法。 ”或許你指望這種經過改進的方法能在孩子身上創出奇跡, 請記住, 孩子不懂得這種轉變的意義。 成年人尚且要經過學習才能掌握, 何況一個孩子呢。 如果你真的指望孩子聽到你們的表白之後會撲上來擁抱你們,

Advertisiment
愛你們, 那可是你們自尋煩惱。

有時父母中的一方會在不知不覺中捲入衝突。 假定媽媽罰約翰尼回到他自己的房間裡, 他看見爸爸走過來就邀他一塊玩。 別揪住這父子倆責問:“誰允許你現在玩了?”“我叫孩子做點什麼你老來搗亂!”你可以這樣對孩子說:“爸爸不知道你不聽話, 我正要罰你待在自己的房間裡。 現在可不是玩的時候。 ”

你們已經達成協議, 所以上面的話聽起來就不是責備而是一種暗示。 此時合適的回答是:“媽媽說得對, 我不知道, 我們現在不能玩了, 我知道這叫你挺難受。 ”於是你的孩子就受到了既堅決而又不乏同情的管教。 無論你愛人的“搗亂”是故意的還是無意的,

Advertisiment
採用這些策略均可奏效。

有時孩子會趁一位父母不注意的時候去找另一位父母尋求庇護。 如果他玩慣了這套把戲, 你每次必須問一聲:“你媽媽同意你來嗎?”別輕信孩子的點頭, 找你愛人再證實一下, 顯示出作為父母你們的立場一致。 要是你的孩子說:“你老不相信我!”別說:“算你說對了, 孩子!”換個說法:“有時候你想糊弄我們, 在你改掉這個毛病之前, 我們只好互相問一句。 ”

如果孩子繼續玩這套把戲, 你必須以懲罰警告他。 別大喊大叫, 對他講:“為什麼你老這樣做呢?”然後讓他早點上床睡覺, 或者縮短他的遊戲時間……他怕什麼你就來什麼。 最後再加上一句鼓勵:“我希望你以後別再糊弄我們, 那樣你就不至於早早上床了。

Advertisiment

不管這些協議編纂得多麼細緻周密, 你的脾氣一上來仍然可能拋掉一切。 你也許已經暗想:“弗萊明這傢伙神經有毛病, 居然以為我們倆能這麼一板一眼地過日子。 ”我在上邊列出的對話可能會顯出編寫的痕跡, 不過也請你仔細回想一下自己處理糾紛的方式, 最好別忘了在臉上掛著自嘲的微笑。 你會發現很值得花點力氣自我改造一番。 參加過我的座談會的大多數父母已經證實, 改變一下他們之間的關係和他們與孩子之間的關係其實並不很難。

請記住, 你的孩子耍鬼把戲並不是因為他是一個壞小子。 作為一個孩子, 他的主要任務之一便是進行種種嘗試探索這個世界。 而父母的責任正是讓孩子看到甚至撞上這個社會中的種種規矩。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