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孩子總要學著自己長大

獨立性是孩子終身發展非常重要的素質, 有的家長卻認為, 我什麼都替孩子幹了就是愛孩子;有的家長認為孩子還小, 大了自然就會做了;有的家長則對孩子不放心, 怕孩子做不好。 在這樣的教育下, 孩子必然依賴性強, 獨立性差。 如果孩子從小缺乏獨立性的培養, 那麼就會影響他日後的生存能力和競爭能力。

如何培養幼兒的獨立性呢?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著手。

放手讓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獨立性是在實踐中培養起來的。 自理能力就是獨立性培養的一個重要內容, 凡是孩子自己能做的就讓他自己做,

Advertisiment
不要代替他。 比如自己吃飯, 自己穿脫衣服, 自己上廁所, 自己收拾玩具等等。 小孩子無論做什麼事情都有一個規律, 即從不會到會, 從做不好到做得好, 因此不必求全責備, 也不要著急沒耐心。 孩子在做事情的過程中得到了鍛煉, 獲得了發展, 這就是價值所在。 孩子只要願意做, 我們就鼓勵他, 使他獲得自信。 是培養獨立性的動力所在。

培養孩子初步思考的能力

我們不僅要鼓勵孩子獨立動手做事情, 還要鼓勵孩子獨立動腦筋想問題, 凡是孩子自己能夠想的就應該讓他自己去想, 培養孩子獨立思考的習慣和能力。 現在的家長重視孩子的智力開發, 鼓勵孩子問問題, 但是在給孩子講知識或者回答孩子的問題時,

Advertisiment
家長也要給孩子提出問題, 讓他思考, 鼓勵他動腦筋。 例如孩子問爸爸, 為什麼立交橋上沒有紅綠燈, 爸爸沒有回答他, 而是讓他想一想馬路的十字路口為什麼有紅綠燈, 紅綠燈的作用是什麼。 孩子想了想, 自己找到了答案。 爸爸這樣做就很好, 不是有問必答, 而是啟發孩子自己思考, 自己解決問題。

培養孩子自己做決定的能力

自我選擇是獨立性中很重要的一個方面。 我們過去常常注意教導孩子聽話順從, 認為孩子有主意不好, 從日常小事到學習到上哪個大學哪個系都是大人說了算。 家長不給孩子自己決定的機會和權利。 如今不少家長已經注意到了這個問題, 很注意培養孩子這方面的能力。 凡是可以讓孩子參加談論作決定的事情一定要讓孩子參加,

Advertisiment
比如雙休日到哪兒玩, 讓孩子作為平等的一員參與意見, 如果可行就採納。 這種做法是好的, 家長觀念更新了, 教育行為就不一樣了。

最後要說的是, 在培養孩子獨立性的同時, 還需要培養孩子克服困難的意志品質。 因為孩子在獨立做事情的時候, 很容易遇到困難, 受到挫折而放棄努力, 這時家長就要堅持, 不能覺得孩子可憐而妥協。 鼓勵他, 幫助他, 要知道, 孩子總是要長大的, 未來的路要靠他們自己去走。 如果我們愛孩子, 就要從小培養他的獨立性, 讓他自己去走路。

留聲機

還記得你年少時打碎的花瓶嗎?一本本相冊記錄了你跌跌撞撞的童年。

雖然幼稚可笑也令人煩惱,

Advertisiment
但我還是狠狠心讓你獨自行走。

走吧走吧, 人總要學著自己長大;走吧走吧, 人難免經歷痛苦掙扎;走吧走吧, 為自己的未來奔跑吧!

文/方 明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