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孩子總愛新玩具 4招引導最有效

每個媽媽肯定都遇到過這樣的事情, 明明家裡已經有了很多玩具, 尤其是很多還很新。 但一出門遇到小夥伴們, 看見對方手裡的玩具就不走, 非要玩, 不給是怎麼都不行。 大多數情況下, 對方小朋友的玩具其實家裡也有, 但怎麼都和孩子溝通不明白。 這讓每個媽媽都頭疼不已, 但你可知道孩子的“喜新厭舊”是他們普遍存在的發展特點。

一、對玩具“喜新厭舊”的那些寶寶

欣欣媽媽:每次去商場, 寶寶都吵鬧著要逛玩具店, 當寶寶每次看到新玩具, 就一定要買到才甘休。 剛剛買回來, 孩子總是愛不釋手,

Advertisiment
可是買回來沒多久, 就會丟在一邊不玩了。 當廢品處置, 捨不得;送人, 又拿不出手。 感覺這樣非常浪費。

可樂媽媽:帶孩子去公園玩的時候, 都會給寶寶帶各種玩具, 但到公園後, 孩子總是喜歡玩其他小朋友的玩具, 有的小朋友願意交換分享還好, 有時候, 其他小朋友不願意讓她玩, 她就會哭鬧。

阿寶媽媽:孩子對玩具喜新厭舊, 對於那些沒有見過的、沒有玩過的都認為是好的, 都希望得到, 即使實際上那些玩具並沒有自己的高級、好玩, 但新穎性常常吸引他們的眼球, 所以, 寶寶經常把幾百塊的玩具扔掉, 卻對一個幾塊錢的小昆蟲玩具感興趣。 二、寶寶對玩具喜新厭舊的原因

為什麼孩子總是喜歡別人的玩具, 為什麼他們自己的玩具,

Advertisiment
總是玩一會就厭煩了呢?寶寶這麼“喜新厭舊”, 是天生的嗎?

經研究表明, 寶寶“喜新厭舊”正常, 是寶寶普遍存在的發展特點。 寶寶的這一特點是人類進化過程中的適應性所造成的。 小寶寶接觸過一個新事物以後, 便會表現出失去注意和興趣, 這確實表示寶寶對這件事物暫時失去了興趣, 但要記住, 這只是暫時。

簡單來說, 寶寶都有好奇心, 當他們發現自己日常生活中少接觸的事物的時, 他們就會產生濃厚的興趣。 但是, 當他們對事物有了一定的熟悉程度時, 就容易產生厭惡心理。 所以, 寶寶對玩具有喜新厭舊的心理, 家長要正確引導。

二、正確引導孩子, 讓他們“愛上”舊玩具

有的父母會發現自己的孩子在玩玩具的是特別喜新厭舊,

Advertisiment
總是喜歡新玩具, 把舊的玩具隨手就扔掉了, 長久下去可能會養成不良的習慣。 那麼這個時候父母應該怎樣去教育他們呢?

經過對網友的調查發現, 許多媽媽都採取以下招“對付”寶寶對玩具喜新厭舊這個壞習慣。

1、買玩具前:諮詢孩子的意見

父母在給孩子買玩具的時候, 一定要尊重孩子的意願, 這樣一方面能夠給孩子自主選擇的機會, 防止孩子在事後後悔;另一方面也能夠讓孩子有自身學習和表達自己的機會。

如果孩子下次見到新的玩具想扔掉現有玩具時, 你就可以教育他, 因為之前的玩具是自己選擇的, 所以不能隨意就丟棄。 這樣, 孩子也容易意識到自己的錯誤, 或者下次選玩具時會更加謹慎。

Advertisiment

2、舊玩具玩出新花樣

玩具玩久了, 孩子難免是會失去興趣的, 所以這個時候, 父母就要和孩子一起來努力看看怎樣能夠讓舊玩具玩出新的花樣。 這樣不僅滿足了孩子的好奇心, 也發揮了孩子的想像力和創造力。

父母可以儘量的協助孩子對原有的舊玩具進行改裝。 在製作和改裝的過程中一方面能夠讓孩子產生新的興趣, 另一方面也能夠提高孩子的動手能力。 比如說把奶粉的盒子做成小板凳, 把牛奶的盒子做成各種小動物。

3、建立孩子自己“物權”的概念

為了防止孩子搶奪別的玩具, 父母要給孩子建立“物權”的概念。 可以在孩子的房間或者是家裡的一個角落專門找一個地方, 來放孩子自己的物品, 確立孩子的所有權。

Advertisiment

父母也不要強迫孩子把他們自己的玩具送給別人, 這樣能夠讓孩子覺得自己的權益是有保障的。 在對自己的物品有了物權後, 孩子自然也會開始考慮別人的物權。 碰到喜歡的玩具, 也不會隨便拿小朋友的了。

4、學會和其他小朋友交換玩具

有時候, 家長見到自己的孩子拼命想要得到別人的玩具, 而對自己的新玩具棄之不理, 就表現得十分憤怒。 隨著對孩子一頓打罵, 導致孩子更加希望得到別人的玩具而大發脾氣。

其實, 孩子如果喜歡別人的玩具, 家長可以把這個變成孩子和別人交往的好機會, 不要粗魯的制止。 可以讓孩子和別人一起玩或者交換玩, 可以禮貌的指導孩子與別人交往, 這樣孩子也會有新鮮感,

當孩子能夠主動拿自己的玩具與他人交換後,父母要立即給予讚美,這樣能夠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當孩子能夠主動拿自己的玩具與他人交換後,父母要立即給予讚美,這樣能夠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