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孩子睡覺和就餐的正面管教方法

睡前分享
孩子們在睡覺前折騰父母的一個原因是因為他們能感覺到父母這時總是在想擺脫他們。 可以理解的是, 在忙碌了一整天之後, 父母們都嚮往能有一段平和、安寧的時光。 可是, 他們通常會經歷一番讓人精疲力竭的睡前爭鬥。 花幾分鐘睡前分享的時間非常有助於消除這種煩惱。
當孩子們察覺到你急急忙忙想擺脫他們時, 他們會覺得歸屬感受到了挫折。 然後, 他們就會通過要求喝水、要上廁所, 或者哭著說自己害怕來做出失望行為。 當他們感覺到你真的很享受和他們在一起待幾分鐘來分享一些事情時,
Advertisiment
他們就能體驗到歸屬感, 而不再需要做出不良行為。
讓孩子說說這一天最傷心和最開心的事, 非常有助於使孩子感到滿足。 一個附帶的好處是, 父母也很享受這樣的時刻。 分享意味著你也要說說自己這一天中最傷心和最開心的事。 你要先聽孩子說, 然後你再說。 把這種分享作為睡覺前的最後一件事情是最有效的。 對孩子們來說, 有人願意花時間聽他們傾訴、與他們分享自己的事情, 就會產生一種歸屬感。 這通常就足以讓孩子滿足地入睡了。
避免就餐時的爭鬥
就餐時間已經變成了一個戰場, 以至於你會想孩子寧願挨餓也不吃飯。 其實, 他們不是寧願挨餓, 而是寧願感受自己的力量也不吃飯。
Advertisiment
逼迫孩子們吃飯幾乎是不可能的, 但這並沒有阻擋住父母們的努力。 很多時候, 父母們以為自己成功了, 卻不過是讓孩子再吐一次而已。
威廉姆太太早飯給四歲的女兒莎拉吃燕麥粥。 莎拉不吃, 媽媽怎麼責駡都沒用。 威廉姆太太就把燕麥粥放進了冰箱, 到了中午又拿出來讓莎拉吃。 莎拉還是不吃, 於是威廉姆太太又把那碗燕麥粥拿出來當莎拉的晚飯。 威廉姆太太是一位權威型的母親, 在許多方面都控制著莎拉。 除了吃飯之外, 莎拉不知道怎麼去“贏”。 這是她能夠感覺到自己的獨立和力量如此重要的一個方面, 以至於她寧願犧牲自己的身體。 莎拉終於得了佝僂病。

威廉姆太太帶莎拉去看醫生, 醫生猜到了是怎麼一回事。
Advertisiment
他是個很明智的人, 忠告她說:“把有營養的食物放到桌上, 你只管吃你的, 別去打擾她!要麼說說愉快的事, 要麼就什麼也別說。 ”
威廉姆太太對出現這樣的事感到很傷心。 她在吃飯問題上緊盯莎拉不放的惟一原因是她愛莎拉, 並且錯誤地認為嘮叨是讓孩子吃飯並保持健康的最好方法。 就像用於今天的孩子們身上的很多種控制方法一樣, 這只會事與願違, 並且她得到的就是與自己想要的相反的結果。 她接受了醫生的忠告, 停止了吃飯時的爭執。 莎拉雖然始終沒能變成一個豪飧之人(她是一個骨骼小的孩子), 但她吃的足以幫她戰勝佝僂病並保持健康了。
和那些在1930年代大蕭條時長大的人聊天很有趣。
Advertisiment
他們說, 那時吃飯時的惟一問題是“夠不夠吃的?”沒有人會在意是否有人不吃飯。 那只意味著別人能多吃點兒。 孩子們在那種環境下不會出現吃飯的問題。
讓孩子參與
讓孩子們參與是避免就餐時出現問題的最好的方法, 要在家庭會議上用一些時間安排下一周的菜譜。
安吉一家發明了“家庭晚餐計畫活動”。 他們全家人一起在一周的“家庭晚餐計畫表”中每一天的欄目裡填上誰做飯和做什麼飯。 這營造了一種合作的氣氛。 當他們每個人都參與制訂計畫時, 孩子們就會更願意吃別人選的菜, 因為他們自己也選了一些。

安吉一家還一起去採買。 他們把採購清單按商店分成幾份, 每個人負責不同的清單。 孩子們在一起完成家務事的過程中得到了很多樂趣,
Advertisiment
還學到了許多採購知識。 很容易明白, 這樣的家庭為什麼不會在餐桌上發生“戰爭”。 孩子們受到的鼓勵是把他們的“力量”用到貢獻、合作和快樂相處上。
(責任編輯:何燕玲)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