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孩子的智力開發 家長陪玩很重要

當孩子要求家長一起遊戲時, 許多家長都感到十分為難, 有的因為忙, 更多的是因為覺得孩子的遊戲是很幼稚無聊的。 其實如果家長雲翳調整好心態, 好好陪孩子一起遊戲, 遊戲將有助於孩子的智力發開。

一、遊戲的好處

1.遊戲能幫助孩子發洩情緒

常聽父母抱怨孩子有時表現得“乖僻”, 回到家中欺負弟弟, 給家裡搗亂, 或者對著父母大吼大叫。 其實孩子這樣做, 他的內心可能感到不愉快或恐懼, 也許他在幼稚園與同學們有衝突, 或是看到父母寵愛弟弟覺得受傷。 但他們不可能直接跟父母說“我們聊一聊”,

Advertisiment
所以不成熟的他便把脾氣發洩在周遭。

此時, 如果父母們意識到孩子的情緒, 以玩笑的方式與孩子鬧一會兒, 他可能就轉眼忘記了負面情緒。

2.拉近彼此關係的紐帶

當孩子年紀較小時, 由於非常依賴父母, 常讓他們以為自己與孩子的關係還不錯。 而當孩子到了叛逆期, 父母們才發現自己似乎並沒有走進孩子的內心, 彼此間的聯繫並沒有想像中的緊密。 陪玩用親密的身體接觸拉近彼此內心的距離, 讓孩子真切地感覺到你的陪伴, 更願意去跟你分享內心感受。

3.遊戲激發的想像力與學習能力

我們看到孩子們喜歡玩過家家, 例如小女孩喜歡學習媽媽掃地、烹飪、縫衣服等。 大人覺得孩子只是好奇。 其實他們平時都在認真地觀察著父母們行動,

Advertisiment
過家家中他們也在盡力地還原自己的觀察, 並且通過想像力, 以自己的方式去解決這些事情。

二、家長應做到這些

1.陪玩不要心懷抱怨

有難得的陪伴孩子的時間, 家長也要放鬆自己的身心。 遊戲前即使因工作而家務感到疲勞, 但當你全心全意地跟孩子投入遊戲中, 你的疲勞感在遊戲中會消失, 你也能從遊戲中得到愉快。

2.陪玩期間請忘記你的形象

孩子們喜歡過家家或是搞怪的遊戲。 這些遊戲需要家長拋卻平時的形象, 語氣誇張, 肢體動作豐富。 家長越是顛覆形象, 孩子們便更能體會到遊戲的歡樂。

3.陪玩時間不要一心二用

一些家長喜歡一邊陪孩子一邊玩手機。 一但遊戲中有人心不在焉,

Advertisiment
那麼遊戲就會顯得無趣, 遊戲不能帶來彼此的親近, 而是讓孩子感受到與父母的距離。

三、3種親子遊戲

1.骰子遊戲

主題:數位

目標:讓寶寶判斷骰子數目的多少, 提高對數位的認識

材料:骰子兩個、計分表

方法:一定要和爸爸、媽媽一起玩才會樂趣無窮。 如果爺爺、奶奶也加入就可以玩幾個人一組的遊戲, 並在記分表上列出勝負, 寶寶將更有興趣。 兩人同時擲骰子, 擲出點數多的一方獲勝, 獲勝者在計分表上畫上一個圈。 最早獲得10個圈的一方獲勝。 結束後, 讓寶寶自己比較圓圈的數目。

2.認字遊戲

主題:語言

目標:讓寶寶學會把身邊的東西和文字聯繫起來

材料:紙(便箋紙更方便)、彩色筆、膠帶

方法:在紙上畫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物品,

Advertisiment
如桌子、椅子、鐘錶、寶寶喜歡的玩具等, 交給寶寶。 稍大些的寶寶可以直接給他寫著文字的紙片。 媽媽可以用帶有旋律的聲調唱著問:“桌子, 桌子在哪裡?”讓寶寶找到桌子, 也用有旋律的聲調回答:“在這裡, 在這裡。 ”寶寶找到媽媽要求找的東西後, 把手中畫有同樣物品的紙用膠帶貼在該物品上。

3.說反義詞

主題:語言

目標:讓寶寶進行相反詞的類推, 提高思考力

材料:家中一切可以形成對比的東西

方法:媽媽對寶寶說:“現在我要說一個短句子, 但我說到一半就會停止, 所以你要仔細聽, 看看接下去要說什麼。 ”然後問他:“糖是甜的, 那麼鹽呢……”引導寶寶回答“咸的”。 如果寶寶答不出來, 就讓他親自去嘗一嘗鹽, 或回憶一下以前的經驗。

Advertisiment
可參考下述問題:冬天冷、夏天……;白天亮、夜晚……;綠燈前進、紅燈……;海綿柔軟、石頭……;小孩矮、大人……;爸爸是男的、媽媽是……, 諸如此類。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