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孩子的教養與貧富無關,只跟這件事有關!

有一次在餐廳吃飯, 旁邊吵鬧的一家六口一進來, 餐廳的說話聲分貝都高了不少, 大人一會兒讓服務員拿個餐牌來, 一會兒讓服務員拿雙筷子來。 孩子爬上爬下, 磕磕碰碰, 搞得鄰桌都無法正常用餐, 剛端上一杯果汁, 弄得到處都是。

孩子媽穿得光鮮亮麗, 翹著二郎腿, 叫服務員來收拾, 但正是用餐高峰期, 服務員來得比較慢, 孩子媽不高興了, 大聲呵斥:“你們這破餐廳怎麼做事的啊?讓你清理個果汁都這麼難?我是花了錢來你們這消費的……”blabla一大堆。

服務員低著頭, 默默接受客人的批評, 熱鬧的餐廳似乎一下安靜了許多,

Advertisiment
客人們開始嘟嚷, 覺得這樣做有點過分了。 令人吃驚的是, 小孩也過來幫腔, 對著服務員大聲喊:“你說你是怎麼做事的?”這孩子頂多才6歲的模樣!

雖說顧客是上帝, 但因為一點小事影響了整個餐廳的人用餐, 未免有點小題大做了。

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 餐廳另一邊坐著普通的一家四口, 安安靜靜吃完後, 兩個孩子乖乖撿起餐桌上的垃圾, 跟在大人後面, 排著隊去放餐盤。

2

不得不認同這樣一句話:教養跟窮富無關, 飛機頭等艙上也有沒教養的行為, 偏遠鄉村田埂上的人們也知道禮義廉恥。 雖說我們沒有必要將“人見人愛”作為培養孩子的標準, 但是給孩子灌輸起碼的教養和禮儀卻非常必要。

荷蘭是一個自由、開放的社會,

Advertisiment
對人的包容度很高, 但是對孩子的教養卻看得非常重要, 幼稚園對每一個孩子的要求是:無論是對事還是對人, 首先要相互尊重和理解, 絕對不容忍散漫無理。 如果一個孩子在幼稚園耍賴, 不聽規勸, 屢教不改, 老師會根據規定讓家長把孩子接回家, 直到孩子學會了遵守規則, 才能重新入園學習。

家庭對一個人的影響是深入到骨子裡去的, 一個被驕縱慣的孩子, 難以融入周圍環境。 家長無度的縱容, 無法陪著孩子一直走進社會。 相反, 一個有教養的人, 會更容易適應社會的規則, 被社會所接受。 人是社會性動物, 一個缺乏教養的孩子, 在打擾別人的同時, 最終傷害的是自己。

3

讓孩子成為一個有教養的人,

Advertisiment
是每個家長的必修課, 孩子的教養從小就要開始抓了。 在這方面, 有哪些東西需要注意的呢?

1)不要總給孩子開脫

很多家長在孩子犯錯之後, 喜歡幫孩子推脫:“別計較那麼多, 他還是個孩子!”實際上正因為他還是個孩子, 才需要你的引導。 再小的孩子, 也要慢慢形成正確的是非觀。 孩子犯錯了, 不要總給孩子開脫, 讓孩子學會自己道歉, 為自己的行為買單, 孩子才會慢慢意識到這樣做是不對的。

2)形成“邊界”、“規則”概念

説明孩子形成“邊界”概念, 讓孩子知道自己和他人是有界限的, 別人的東西不能亂動, 別人說話的時候不能插嘴, 隨意打擾他人是不禮貌的行為。 另外, 在不同的場合, 要遵守不同的規則, 別把所有的地方都當成自己的家,

Advertisiment
為所欲為、蠻不講理只會招來他人的憤怒和指責。

3)不把麻煩留給別人

日本有一種文化, 叫做“不給別人添麻煩”。 比如不小心把水灑在了地鐵座位上, 要及時擦乾淨, 這樣下一位乘客就不會覺得麻煩了。 雖然不這麼做, 別人也不知道你是誰, 但這些細節恰恰體現了一個人的素質。 學會不把麻煩留給別人, 是最能體現教養的可貴之處。

4)家長本身要有教養

父母是孩子的啟蒙老師, 一言一行都被孩子模仿著。 一個人教養的養成, 首先取決於家風的影響。 家長說得再好聽, 也不如親身給孩子做示範。 所以想要孩子成為一個有教養的人, 自己要先從小事做起, 否則你拿什麼來說服自己的孩子?(關注微信訂閱號:朵媽親子時光,

Advertisiment
聊聊親子育兒那些事)

朵媽的話

金星曾說過:孩子不招人討厭, 是我的育兒標準。 咋一看這標準定得真簡單呐!實際她說的就是教養的問題, 而且要將孩子培養成這樣的人, 並沒有我們以為的那麼容易。

孩子對人對事散漫無理, 只會讓孩子得不到他人的接納, 在他人面前失去尊嚴。 所以, 在我們思考如何讓孩子成才之前, 先想想如何讓孩子成為一個有教養的人吧!

相關用戶問答
  • 1回答

    最近很揪心的一件事情是孩子的教育問題,求救啊!

    應該教會每個家庭成員尊重每個人的生命經驗,正面管教裡的“感受-信念-行為“充分重視了感覺的重要性。同樣的事件,因為不同的感受,會產生不同的信念,而不同的信念,又促使我們做出了不同的行為。無論我們是否... [詳細答案]

  • 3回答

    孩子的教育,是放養好還是圈養好?

    談談我的最近看到的觀點吧,我還是蠻認同的。喜安智育兒專家說:爸爸教育孩子,要瞭解孩子的優缺點,給予適當的引導。孩子的成長和發展,不是家長一廂情願和刻意追求就能奏效的,並不是圈養起來,孩子就會按照父母... [詳細答案]

  • 6回答

    4歲孩子的教育方法

    孩子自言自語是心理發展過程中很正常的現象。孩子在思考問題時,通常要靠外部語言或者動作的説明,他們一邊玩,一邊說話,這樣就可以用語言來指導動作。等孩子再大一點,就可以像大人一樣不出聲思考,所以這其實是... [詳細答案]

  • 1回答

    書上教的開家庭會議這個方法對孩子的教育有幫助,但是不明顯,拿要如何來改進呢?

    家庭會議的核心,那就是定期召開家庭會議,要與家庭成員討論你們在養育角色和責任方面的看法,當出現分歧的時候,擺脫非對即錯的思維方式,相信家裡所有的人的初衷都是愛孩子的,只是方式不同。在理解和接納的基礎... [詳細答案]

  • 6回答

    5歲孩子的教育

    看來你的孩子是養成不好的習慣了,親要耐心的幫助孩子改掉習慣,要慢慢來改,平時多哄哄他,給他講道理,和他做朋友,告訴他零食吃多了有哪些害處,慢慢地來培養,養成好習慣。 [詳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