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孩子的戰爭,要參與到哪個度

孩子之間發生的事情, 媽媽要參與到什麼程度?孩子被打的時候要如何處理?孩子打了別人的時候, 又要怎麼處理?如果那些孩子的媽媽也參與其中, 我又應該怎樣應對?我又不好對別人的孩子或者是教育方式指手畫腳。

要用心教導“我的孩子們”。

生活中碰到一點問題就哀歎“唉, 又出問題了”的人, 會讓自己的人生變得很辛苦。 人活在世, 每天都要面對新的狀況, 作出新的抉擇。 某件事出了問題是在這一過程中產生的自然現象, 是必然的。 更何況是成長中的孩子, 他們身邊可以說是“危機四伏”。

出了問題,

Advertisiment
我就會這麼想:“哦, 出問題了。 看來之前一段時間算是平安無事呢。 現在開始解決問題吧。 ”之後就會開始用心解決問題。 長途跋涉的過程中, 既會走彎路, 也會過隧道。 如果一刻不停地往前走, 就能很快走出隧道。 相反, 如果坐在原地哀歎, 只會讓你待在隧道裡的時間更長。

按照自己的方式生活吧。 孩子作為“半成品”, 自然問題多多。 本來就對育兒沒有任何信心, 結果連鄰居都跑過來指手畫腳, 會讓一些媽媽更加不知所措。 我們周圍總是有些媽媽們從來不嘗試理解別人的育兒觀, 而總是將自己的觀念強加給他人。

在犯了錯的孩子面前, 有些旁觀媽媽會說:“要狠狠地教訓他, 養孩子怎麼能這麼軟弱呢?”這些人還會催促孩子的媽媽趕緊訓斥孩子。

Advertisiment
看到我沒有送孩子去幼稚園, 不少媽媽像對待犯人一樣質問我說:“怎麼還不讓孩子上幼稚園?”

她們不會代替我度過我的人生, 我的人生也不是屬於她們的。 孩子的人生也是如此。 歸根到底, 人生還是我的人生, 孩子還是我的孩子, 還是要由我來養。 我一直認為, 所有人都是不同的, 可能只有路邊鴿子才會覺得人類都是千篇一律的, 正如我們看它們一樣。 每個人的外貌、經歷、想法都不一樣, 所以看到別的媽媽的做法和自己不一樣, 也不用在意。

如果太在意別的媽媽怎麼看待自己, 即使不贊同她們的觀點, 也會開始融入其中, 自然地就會按照別的媽媽希望的方式養育自己的孩子。 當然, 人是社會性的動物,

Advertisiment
註定要與人相處。 但是在不傷害別人的前提下, 我還是按照自己的方式生活, 按照自己的方式養育孩子。 我不能因為其他人看著, 就去遷就她們。

告訴孩子, 暴力是絕對不允許的。 首先, 要先把自己的孩子塑造好。 在人群當中, 特別吵鬧的孩子, 要先教會他基本禮儀;看到喜歡的人就不顧別人感受, 進行肢體接觸的孩子, 要制止他。 當然, 要採用孩子容易理解的方式。

“媽媽, 我可喜歡那個孩子了, 喜歡和他牽手, 喜歡摸他的頭髮, 還喜歡和他抱在一起。 ”

“可是他不喜歡啊, 所以不能那樣做。 明明你討厭熱水澡, 但因為媽媽喜歡, 整天讓你洗;明明你討厭青菜, 但因為媽媽喜歡, 天天讓你吃。 你會高興嗎?”

孩子不會因為一句話立刻改變,

Advertisiment
要用溫柔的語氣時刻告訴他, 直到他真正明白為止。 減少孩子做別人討厭的事情的概率, 各種紛爭自然就會減少。

有些孩子稍有不如意就喜歡動拳頭, 這種習慣要在小時候就嚴加管束。 無論在什麼情況下, 暴力都是不允許的。 但孩子畢竟是孩子, 肯定會有動拳頭的時候, 也會在別的孩子身上留下痕跡。 這時要抓住他的雙手, 盯著孩子的眼睛告訴他:“不能用拳頭。 不能讓別人疼痛。 ”但不要操之過急。 要作好循序漸進的準備, 用溫柔的方式教導孩子。

受傷的孩子能在媽媽的懷抱中痊癒。 俗話說“神仙打架, 小鬼遭殃”, 現在則變成“小鬼打架, 神仙遭殃”。 孩子間的爭執很容易演變成大人間的“戰爭”。 我碰到過盛氣淩人地指責我不應該批評她孩子的媽媽,

Advertisiment
也碰到過在電話裡把我孩子罵哭的媽媽。

有一次, 一向開朗的孩子接到電話後就開始哭, 我立馬跑過去把他抱在懷裡。 在孩子哭的時候, 傷心的時候, 要做的第一件事不是像法官一樣, 向孩子詢問事情的緣由, 而是先把孩子抱在懷裡, 安慰他。 這才是媽媽應有的態度。

之後, 我開始詢問事情的來龍去脈。 孩子告訴我:“政勳的媽媽嚇唬我說, 如果我再騷擾她們家孩子, 就絕不輕饒我。 ”我始終抱著孩子, 輕輕拍打著問:“你騷擾政勳了?”孩子告訴我說, 那個孩子很小很可愛, 所以每天都會陪在他身邊疼他。 “是吧?我就知道我的兒子不會去騷擾其他人。 可能是有點誤會, 他媽媽才會打來電話。 ”在媽媽的懷抱中, 孩子重拾了信心,重新充滿了活力。

沒過多久,這個誤會就解開了。政勳媽媽始終因為此事對孩子充滿歉意,對我也充滿感激。孩子之間也一如既往地友好相處。隨意訓斥別的孩子的大人讓人不可理喻,但並不是所有媽媽的想法和做法都與我一致。那又能怎麼辦呢?總不能連我也把孩子之間的爭執升級成大人之間的“戰爭”吧!

孩子重拾了信心,重新充滿了活力。

沒過多久,這個誤會就解開了。政勳媽媽始終因為此事對孩子充滿歉意,對我也充滿感激。孩子之間也一如既往地友好相處。隨意訓斥別的孩子的大人讓人不可理喻,但並不是所有媽媽的想法和做法都與我一致。那又能怎麼辦呢?總不能連我也把孩子之間的爭執升級成大人之間的“戰爭”吧!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