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孩子的可塑性受到父母的影響

在教育孩子的各種因素中, 除了學校、家庭環境極為重要外, 成人的“行”和“為”影響極大, 可不要小看了。 為什麼一樣的學校, 一樣的家庭情況(指經濟水準), 培養出來的卻是性情、氣質、悟性、興趣、成就完全不同的孩子呢?這就關係那個“捏泥人的”了——如果我們將孩子比喻成一塊可塑性很大的“泥”的話。 基於此, 什麼樣的捏泥人, 便有什麼樣的捏泥手藝, 就會將孩子“捏”成什麼樣子了。

誠然, “老鼠生仔會打洞”不該被強調, 因為懶惰的老鼠有時未必願去打洞的, 但“虎父無犬予”卻是必然的生理規律。 我們不是常常見到“書香之家多秀才”麼?不是常見到“名師出高徒”,

Advertisiment
“將門之下無弱卒”麼?所謂“家學淵源”, 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在這方面, 父母的言行、個性、事業對子女來說太重要了。 孩子自小就以父母為榜樣, 從父母那裡學到做人的準則。 這裡不妨提出些”小“問題來看, 你就可判斷孩子會受什麼影響:

你的生活方式是怎麼樣?中式還是西式的?

你在於什麼工作?

你主要的業餘興趣和愛好是什麼?

你平日和朋友談些什麼?

你的性格怎麼樣?是屬於樂觀型或憂愁型的?經常笑嗎?

你平日會看書報嗎?看些什麼書報?

你所看的電視節目主要是哪些?所聽的唱片是哪一類的?

你該認真地總結一下, 然後對著你那5至7歲的孩子觀察, 定會有驚人發現, 其中大部分都有驚人的相似之處。

Advertisiment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