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孩子生活自理能力及評估

對於幼兒自理能力培養的重要性家長們應該都清楚, 而如何培養幼兒生活自理能力, 相信每個家長都有自己的一套, 可說到底都是從日常生活出發, 反復練習, 能夠讓孩子的自理能力在循序漸進中進步哦。

幼兒自理能力培養的重要性

自理能力主要包括自己穿脫衣服、鞋襪、收拾整理衣服、獨立進餐、自己洗臉和屁股等。 著名教育家陳鶴琴先生提出“凡是兒童自己能做的, 應當讓他自己做”。 《綱要》中也明確指出:要培養幼兒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 下面針對孩子自理能力差, 說一下原因:

1、家庭成員的溺愛包辦。

Advertisiment
現在的獨生子女在家庭中由於父母包攬了所有的家務勞動, 只重視對孩子的智力投資, 輕視了對孩子自理能力的培養。

2、孩子沒有掌握自理的方法和技能。 孩子因年齡小, 在自理時常不懂程式和方法, 碰到實際困難, 爸爸媽媽不是教會孩子, 而是去代替孩子做, 導致孩子不會自理。

3、缺少必要的反復練習的機會。 孩子剛學會穿衣服時興致很高, 且常得到父母的鼓勵表揚。 但學會後孩子便失去興趣而不願再做, 父母就代替去做, 使得孩子失去了一次次練習的機會。  

幼兒生活自理能力培養

一、增強幼兒的生活自理意識

1、對幼兒進行正面教育, 增強幼兒的生活自理意識。 如通過談話“我是乖寶寶”、“我長大了”、“我學會了……”等活動,

Advertisiment
利用提問、討論、行為練習等形式, 讓幼兒意識到自己有能力幹好一些事情, 為自己會幹力所能及的事情感到高興。

2、通過分辨不同行為, 鞏固幼兒的生活自理意識。 我們可以為幼兒準備不同行為表現的各種圖片等, 讓幼兒在比較中提高對自理行為的認識。

二、教給幼兒生活自理的技巧

1、寓教於樂, 讓幼兒識得自理的方法。 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 我們可以把一些生活自理技巧編成兒歌、歌曲以及設計成饒有趣味的情節等, 讓幼兒在遊戲、娛樂中學習本領。

2、因材施教, 有的放矢, 進行個別指導。 由於幼兒之間存在個體差異, 因此, 對於沒層次的幼兒來說, 要求就有所區別。 對於自理能力較強的幼兒, 就以較高水準來要求;對於自理能力較差的幼兒,

Advertisiment
就相對降低要求的標準, 不可強求, 更不可鄙視, 須因材施教。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