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孩子爭強好勝怎麼辦?

聰聰3歲多, 上幼稚園小班。 聰聰媽最近很苦惱, 因為連續接到老師的反映和別的家長投訴——聰聰最近在幼稚園總是愛打小朋友, 和小朋友一起玩玩具時, 一有什麼要求得不到滿足, 他就大喊大叫, 還抓撓小朋友。 有一次老師組織小朋友玩遊戲, 因為沒有第一個喊聰聰, 他就大發脾氣, 先是哭鬧, 然後推倒被先請來做遊戲的萱萱。

顯然聰聰是一個攻擊性比較強的孩子。 雖然三四歲的孩子正處於自我中心階段, 往往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緒, 容易發生衝動行為。 但這一時期也是兒童形成人格的關鍵時期,

Advertisiment
如果成人不能很好地引導, 任其攻擊性行為氾濫繼續, 可能會影響孩子一生的發展。 我們建議聰聰媽這麼做:

1.明確立場——媽媽不喜歡小魔王

家長一定要堅定地向孩子表明這個態度。 當老師和別的家長向你反映時, 千萬不要以“孩子還小”“可能是他不小心的”等理由來推諉責任, 使孩子不能正確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也不要自己把問題悄悄都解決, 然後對孩子說:“沒關係, 媽媽已經幫你處理好了。 ”讓孩子覺得犯了再大的錯誤也沒有關係, 媽媽會幫我的。 而是應該明確告訴孩子, 你這麼做是錯的, 媽媽不喜歡, 而且要拉著孩子共同去處理事情, 承認錯誤, 承擔後果。 但是家長千萬要慎用強硬的處罰方法, 因為這可能會引起孩子的叛逆情緒,

Advertisiment
說不定以後會出現更多的攻擊行為。

2.注意轉移——換個興趣點也不錯

家長可針對這樣的孩子做一些專門訓練, 延遲滿足他的一些要求, 讓他學會等待。 比方說:孩子很想和你一起去放風箏, 但是你對他說:“媽媽要先把家中打掃好, 幹好家務才能陪你去玩, 需要你等待一會。 ”延時滿足並不是不答應孩子的要求, 只是讓他等待一下, 其中你可以邀請孩子加入你的整理打掃, 告訴他這樣能縮短等待的時間, 也可以找一些孩子比較感興趣的事情讓他邊做邊等:玩玩具、做手工, 轉移一下他的注意力。 逐步可以過渡到讓他和別的孩子玩時也能控制自己急躁的情緒, 學會用延時滿足、注意轉移的方法和朋友友好相處。

Advertisiment

3.自我抑制——媽媽相信你能做到

像聰聰這樣很容易衝動的孩子, 家長還可以教給孩子各種抑制攻擊性行為的方法。 比如:當你發現他和小朋友相處時要動手了, 你可以告訴他:“聰聰, 你從1數到10”“用嘴巴說, 不要動手打”“停下來, 想一想!”……這樣的話語能及時有效地抑制孩子的攻擊性行為, 同時也可以讓孩子學會自我抑制。 必要時可以教會孩子進行自我對話, 比方到遊樂園玩時, 只有兩個秋千架, 想要玩就要等待, 這個時候家長可以教孩子自己對自己說:“我很棒, 一定能夠等到輪到我的時候!”這樣的自我對話能比較有效地起到激勵作用, 讓孩子抑制衝動、有耐心, 久而久之, 孩子攻擊性行為會有所減少。

4.肯定鼓勵——你的小毛病改掉了

這一點很重要,

Advertisiment
當你發現孩子在行為上有改進, 哪怕是一點點, 一定要給予鼓勵:“瞧, 這點小毛病難不倒你!”“你很棒, 媽媽為你感到驕傲!”“相信下次你能做得更好!”……以增強孩子的自信心。 家長的鼓勵, 會讓孩子有動力下次做得更好。 而且這個時候家長還可以適當教授一些交往的技巧, 比如說:用更加禮貌的語言、用交換的方法、提議和同伴合作等, 提高攻擊性行為孩子的社會交往能力, 讓他們發現原來有更加有效的方法和朋友愉快相處, 比起動手哭鬧這些方法要好得多。

如果你的家中也有“小魔王”, 不妨也試一試, 相信孩子能在你耐心的引導下, 漸漸解除攻擊行為這一“魔咒”, 成為機靈活潑的“小可愛”!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