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孩子為何輸不起?提升受挫力有技巧

Tip1:辨識壓力源

孩子為何輸不起?是否與父母或自己的期許所造成的壓力有關?抑或只是害怕成為輸家後的失落感襲來?抗壓性與受挫力有相當密切的關係, 因此, 引導孩子認識自己的壓力是相當關鍵的事, 帶領他們思考並說出壓力的來源, 找出會影響自己情緒與行為的壓力, 才能夠更一針見血的解決當下的情緒, 找到紓解的方式及處理問題的策略。

Tip2:少比較、降低得失心

父母經常不知不覺在孩子面前進行比較, 諸如「你看其他小朋友都會數1~10的英文」、「哥哥都能自己吃飯, 你為什麼還要人家餵?」,

Advertisiment
其實孩子並非不能被比較, 甚至在他們成長與學習的過程中, 比較往往不請自來, 但當父母經常不自覺談論起他人與孩子之間能力的差異時, 就很容易讓孩子過度聚焦于這些高低比較的結果中, 感到患得患失, 甚至忽略自己的努力與能力, 再加上父母的態度若未適當表達, 會讓孩子產生錯誤的聯想, 即使父母沒有要求孩子獲勝, 若成功時大力讚賞、失敗時卻未給予鼓勵或安慰, 甚至表現出可惜的模樣, 便可能加重孩子的得失心。

Tip3:預防「多做多錯」

父母可能會發現有些孩子在面對挑戰時, 會刻意將達成目標降低, 好讓自己能輕易達標, 不受挫折所苦。 徐泰國心理師指出, 很多家長會搶著替孩子處理周遭大小事, 但這樣的結果不僅使其失去練習打理自己的機會,

Advertisiment
也缺乏體驗成功及失敗的經驗, 長久下來, 有些孩子會認為「反正我就是做不到」, 出現故意將事情搞砸的行為, 期許父母能接手去做, 此行為會導致幼兒行事退縮、缺乏嘗試的勇氣, 並且失去自信。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