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孩子比較所付出的代價

Tips:專家的話

1 對孩子的期望值不要太高。 許多孩子幻想成為偉人名人, 許多家長望子成龍、盼女成鳳, 可是這些幻想常常成為孩子沉重的包袱, 使其失去童年的快樂。

2 應該鼓勵的不是分數, 而應該是孩子勤奮好學的精神和基本素質的提高。

3 跟孩子講話應多用短語, 並力求用語準確恰當。

4 獎罰不宜太多。 罰得多, 會使孩子心灰意冷;獎得勤, 孩子會覺得平淡無味。

5 多與孩子交流, 瞭解孩子, 理解孩子, 平等地對待孩子, 不要強迫孩子去圓自己的夢。

6 世界上沒有完人, 不要期望孩子成為十全十美的人, 少一些苛刻,

Advertisiment
多一些寬容。

比較付出的代價?

代價1 小小的人兒學會了攀比

遠的不說, 就說在幼稚園裡, 每個班級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孩子們之間相互攀比的現象。 家長往往對孩子之間的攀比感到既無奈又不解, 他們怎麼也想不通, 這麼一丁點兒的孩子竟然也學會比吃、比穿、比誰家電子琴的牌子好。 其實, 孩子就是家長的影子, 媽媽們在攀比, 在談論, 孩子當然很快就學會了。

對策

父母是孩子的榜樣, 他們的一言一行往往都對孩子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 因此, 當家長們在較著勁兒“比賽”的時候, 就為孩子作了“最好”示範。 所以, “孩子面前謹言慎行”, 一點沒錯。

代價2 孩子的自信心在比較中失落。

直截了當地拿孩子互相比較, 往往會使在比較中“落敗”一方的孩子受到諸如被家長責難、被同伴嘲弄等不公平待遇,

Advertisiment
必然會使孩子產生“處處不如人”的想法。 而這種比較經常是不夠合理的, 比如拿己短處比人長處。 於是, 在家長們一次又一次的比較過程中, 孩子的自信心已經不知不覺地被逐步削弱, 並最終失落了。 自信心是孩子成長過程中必不可少的意志品質, 賞識教育之所以被廣為推崇, 其最重要的原因也正是它是通過賞識孩子從而強化了孩子們的自信心。

對策

事實上, 由於先天條件及後天環境的不同, 每個孩子都有著自己獨特的個性和發展潛質。 養育孩子, 只有尊重規律和科學, 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而育兒過程中的比較實質上是以一個統一的標準,

Advertisiment
或是以別的孩子的標準來衡量自己的孩子。 此種做法忽視了孩子之間存在的諸如興趣愛好、身體發育狀況、後天成長環境等個體差異, 而一味以家長自己的想法來要求孩子, 這不但違背了成長的規律, 而且也會使孩子對世界的看法和感受公式化, 最終必然會限制個性的發展。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