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有五大症狀千萬不能大意

在育兒的過程中, 難免會遭遇孩子出現各種小狀況的情況, 比如流鼻涕, 發燒, 長濕疹……而大部分狀況並不需要太擔心, 但孩子有五大症狀千萬不能大意。 母嬰專家指出, 如果你的孩子出現了以下的症狀, 就要小心了。

持續發燒。 孩子面色發紅發熱, 有時並沒有必要馬上送醫院, 美國兒科學會專家施密特表示, 父母不要只看溫度計, 而應注意孩子的症狀和身體表現, 如果他能吃能喝能玩, 就不用送醫院。 只有在孩子體溫達到38.3℃以上, 才推薦用藥退燒。 給幼兒測體溫時, 可以在腋下測, 但測量結果要增加1℃才更準確。

Advertisiment

如果孩子在2歲以上, 體溫達到或超過40℃, 看起來狀況不好, 或者發燒連續4天以上, 都有必要送醫院及時治療;如果孩子不到2歲, 發燒持續48小時內也需要送醫治療。

嚴重頭疼。 怎樣區分孩子的頭疼是輕微的, 還是嚴重的呢?布朗博士指出, 輕微頭疼可以通過非處方藥很快緩解;如果頭疼持續數小時, 或者嚴重到讓孩子無法進食, 不能玩, 比如自己最喜歡的動畫片都看不進去了, 就有必要送醫治療。

通常, 頭疼是由頭皮緊張引起的, 而不是大腦的問題, 但是, 如果頭疼伴有神經系統方面的症狀, 如意識混亂、視力模糊或者走路困難等, 就應該立刻送急診。 此外, 如果頭疼伴有發燒、嘔吐或脖子僵硬, 也應該立刻送醫救治, 因為這些症狀可能與嚴重感染或疾病有關,

Advertisiment
如腦膜炎。 如果孩子經常頭疼, 也需要看醫生。

大片或者顏色不變的皮疹。 如果孩子只是在胳膊或者腳上的某個部位長皮疹, 通常是無害的。 如果皮疹遍佈全身, 就應該檢查身體。 美國急診醫師學院發言人阿爾佛雷德·薩凱迪教給家長一些鑒別方法:如果按壓皮疹, 皮膚由紅色變成白色或泛白, 不按壓時, 顏色又恢復成紅色, 這種情況就不用擔心, 這多半是由病毒性皮疹、過敏反應, 包括蕁麻疹等引起的。 此外, 劇烈咳嗽或者嘔吐後出現在面部的皮疹, 一般也不是嚴重問題。

如果皮膚出現紅色或紫色斑點, 按壓與否都不會改變顏色時, 就需要及時就醫, 這可能是腦膜炎或者膿毒病的症狀,

Advertisiment
伴有發燒時更要當心。 另一種需要注意的情況是, 蕁麻疹同時伴有嘴唇腫脹, 就必須要看醫生, 如果發現孩子呼吸困難, 這可能是致命性的過敏反應, 應第一時間撥打急救電話。

嚴重腹瀉或嘔吐。 當孩子食物中毒或者患腸胃炎時, 要密切觀察他們嘔吐或者腹瀉的頻率。 嘔吐或腹瀉會導致脫水, 如果孩子出現排尿少, 身體有病態, 就應該馬上就醫。 而且, 孩子年齡越小, 脫水的危險就越大。

脖子僵硬。 脖子僵硬可能是腦膜炎的症狀。 但家長也不用過於驚慌, 還需要綜合判斷其他的症狀, 如果出現發燒、畏光、頭痛等, 就需要馬上就醫。 如果沒有其他症狀, 可能就是因為落枕。 有時候, 脖子僵硬又伴有發燒, 也可能是扁桃體發炎,

Advertisiment
不過, 還是建議看看醫生。 因為外傷造成的脖子僵硬, 也需要馬上送送診。

知道了孩子有五大症狀千萬不能大意, 所以為了更好的保證孩子的健康, 我們要注意以上的事項, 如果你在育兒的過程中發現了寶寶存在上述的症狀的話, 建議你要及時帶孩子到醫院診療。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