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孩子早期的情商發育是怎樣的

一旦孩子學會說話, 他會談論的所有內容都是他自己, 這很不錯。 “我, 我自己…是他最青睞的話題, 因為在這個世界, 到處都是忙碌的大人, 要在這個世界裡找到適合自己的位置很難, 而且, 談論自己是讓他弄清楚自己歸屬的好方法。 當孩子兩歲半左右時, 他們開始明白想的與做的並不會始終一致, 也是從這時候開始, 我們會聽到兒子自己嘟囔IO到15分鐘, 嘟囔他自己所做的每一樣事情:“J.D坐在椅子上——吃麥片”……“J.D要抱抱李維(Livy)(他的妹妹)”……“J.D要出去。 ”孩子並不知道正確使用人稱代詞“我”, 他是自己的觀眾, 為即將來臨的大事件做事先預演。

Advertisiment
因此, 情緒交談真的很重要, 因為這關乎孩子們的感受, 而不是其他人的。

那些能夠、而且常常說出自己感受的孩子, 總是更能得到大人們的寵愛.老師們希望孩子告訴他們, 他現在“很難過因為……”或是他“很沮喪”。 在學步期以及之後的時期裡, 父母要更加有意地和孩子談論他們簡單日常的經歷, 這尤其重要。 埃莉諾·麥考比(EleanorMaccoby)認為, 比起父親, 母親對此更感興趣。 以下這些建議更針對父親, 但對母親也同樣適用。 這些建議可以幫助加強你和孩子的聯繫。

▼選一件你們倆最近一同經歷的事情, 並且事情的細節你都牢記於心。 這些事情可以是祖父祖母的來訪或是去看望祖父祖母, 把那只小狗帶回家.去公園遊玩等等。

Advertisiment

▼認真留意孩子身體上和情緒上的視角, 看看孩子認為最重要的是什麼。

▼溫柔地詢問孩子, 誰去了, 他是怎麼去的, 發生了什麼, 他對發生的事情有何感受(興奮的、難過的、快樂的、害怕的)。 在這一點上, 沒有正確的問題或正確的答案, 細節才是關鍵。

▼如果他說不記得了或是不知道, 繼續慫恿一下他, 看他是否會加入你的談話。 如果你是真的在傾聽(而不是在邊聽邊做別的事情), 那他就更有可能被吸引過來, 開始跟你描述整件事情。 如果他沒說, 那就停下來, 他今天沒有說的心情。

▼這並不是家庭作業, 而是非常愉快的事情。 如果事情並不那麼有趣, 那就是你太嚴厲了。 短途出行時在公車上, 或是步行出來去買熱巧克力或凍優酪乳的路上,

Advertisiment
這樣的談話最有可能成功。

這些都是會成為感情生活和回憶的東西。 父母與孩子這樣的交流能讓孩子更強烈地感受到自己的獨特性, 並能提高孩子的適應能力、讀寫能力, 最終提高孩子解決問題的能力。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