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孩子教會我們的事,你學到了嗎?

有人說, 可能當她真正扮演了“媽媽”這個角色後, 才能感同身受到孩子帶來的力量, 帶來每天都不同的新鮮感, 才能確確實實感覺到孩子給大人帶來的變化。 但是, 我們也可以通過“過來人”學到從孩子的角度教會的一些生活的事, 讓我們換一個視角, 換一種心態。

孩子, 你有理由稱他們為上天賜予的禮物。 他們讓我們看到生活的美好, 並且笑對每一天。 而身為大人, 我們總在以家長的身份教育孩子, 希望我們的人生經驗能夠讓他們受益, 使他們不走彎路, 有一個更好、更幸福的人生。

其實, 孩子也在教育我們,

Advertisiment
幫助我們成長, 做更好的自己。 孩子們有時像是小惡魔。 沒錯, 很多時候他們做事無章法可循, 但正是由於沒有條框的約束, 他們總能讓我們發掘到那些我們由於步入成年而淡忘的東西。

有人說, 可能當她真正扮演了“媽媽”這個角色後, 才能感同身受到孩子帶來的力量, 帶來每天都不同的新鮮感, 才能確確實實感覺到孩子給大人帶來的變化。 但是, 我們也可以通過“過來人”學到從孩子的角度教會的一些生活的事, 讓我們換一個視角, 換一種心態。

任何人都不應該是“即用即拋型”

任何一位母親都不能想像當孩子有事的時候她會不在場。 每次看社會新聞, 看到有人遺棄孩子, 或是在孩子遇到健康問題或生命危險時不陪在他們的身邊,

Advertisiment
我們總會百思不解:為什麼會有人這麼做?作為一位正常的母親, 沒有什麼東西比自己的孩子更重要, 沒有什麼事情比陪伴著孩子健康成長更有價值。 一位愛孩子的母親不會威脅孩子說“你不乖我就把你扔給老虎吃掉”, 或是在孩子面臨痛苦混亂的狀況時一走了之, 撒手不管。

但是, 請你反躬自問:對孩子的愛, 你能一樣地給予你的另一半嗎?很多人在做了母親之後, 對另一半的愛就轉移到了孩子身上, 而事實上, 另一半絕不應該是被你棄置一旁、召之即來揮之即去的角色。 所以, 要想婚姻幸福, 你就不能讓另一半有自己是“即用即拋型家庭用品”的感受。 你得讓他知道, 在生活的道路上, 無論順境逆境你都會一直陪在他的身旁。

Advertisiment

毫不糾結地原諒

孩子如果決定原諒你, 那一定是毫不糾結、真心真意的。 前一分鐘他還在不停地沖你大叫“壞媽媽”, 下一分鐘他已經甜蜜無比地抱著你的腿喊“你是全世界最好的媽媽”了。 孩子絕不會扭扭捏捏, 他們總是直截了當地表達自己的好惡和愛憎——他們不喜歡你了, 馬上就喊出來;又喜歡你了, 好吧, 他們也馬上讓你知道。 他們不會長時間地心懷怨恨或者刻意放大你的缺點。 他們會迅速地、毫無阻礙地放下不愉快的情緒, 重新去愛身邊的人。

這是孩子給大人們的很重要的一課。

望所有的孩子都能永遠保有這樣率真善良的天性, 也希望所有的大人都能像孩子一樣愛恨分明,

Advertisiment
及時解決情緒問題, 不拖泥帶水。

歉毫不猶豫地道欠

從孩子很小的時候起, 我們就教育他們, 如果做了傷害別人的事一定要道歉, 說“對不起”。 雖然我們會在心裡嘀咕他們究竟懂不懂道歉意味著什麼, 但我們還是堅定地教育他們要這麼做。 但是反觀我們自己, 我們是怎麼做的呢?當我們傷害了我們親愛的家人和朋友時, 我們卻常常為了要不要開口道歉請求對方原諒而在內心掙扎不已。 很多時候, 我們出於所謂的尊嚴和面子, 堅持拒絕做先道歉的那個人。 但是孩子呢?他們會毫不猶豫地道歉, “對不起”說得很爽快, 對方接受道歉也很爽快, 然後剛剛還在猛烈交戰的雙方馬上又玩到一塊兒去了。

關於這一點, 你還真得向孩子好好學習:如果你能越快道歉並得到對方的寬諒,

Advertisiment
你就能越快地跨過那些不愉快的溝坎, 找回曾經有過的快樂, 並且讓彼此的感情繼續大步向前。

接受他人的本來面目

這個世界上沒有完美的母親, 可是孩子會自然而然地接受你作為一個普通母親的樣子, 毫不勉強。 你不必完美, 只需愛他就夠。 哪怕你每天只會煮麵條給他吃, 或是一個睡前繪本故事拖好多天都講不完, 他也不會嫌你不好。 他不關心你會不會縫衣服, 也不關心你唱歌是不是走音, 他愛的就是他的媽媽——他只有這一個媽媽, 他對媽媽的愛是如此堅定, 像整個宇宙那麼大。

所以, 孩子的愛在感動媽媽之余, 還能鼓勵你去愛別人, 接受別人的真實面目, 當然這也包括你的另一半。

不抱怨他的不完美,不期望他變成某種理想中的完美丈夫——婚姻是實實在在的事,所以,美滿婚姻的基礎就是不虛妄,一切立足于現實。

裝傻扮萌很重要

孩子是最愛笑的,不管是大聲歡笑還是獨自一人咯咯發笑,哪怕看上去有點傻乎乎的樣子,但你不會覺得那是傻,你會說:“我的娃真萌!”

作為母親,我相信你願意做任何事情來讓你的孩子臉上掛滿歡笑。你不介意做些傻乎乎的事,願意以愛的名義放棄你一貫很酷的做派,只為博得孩子開心一笑。而孩子用他們的行為讓你懂得,做人不要總是那麼嚴肅兮兮的。套用香港電視劇的金句:“歡笑也是一天,愁苦也是一天,為什麼不多笑笑呢?”

這一點對我們的婚姻來說也很重要。在你和另一半的生活中,開懷大笑和裝傻扮萌是何等的重要,相信你自己也體會得到。你們是不是經常拿彼此的傻樣和萌態來互相調侃取樂?事實上,你們歡笑的瞬間就是你與他在情感上聯繫最緊密的瞬間。

要勇敢

不管是“無知者無畏”還是“初生牛犢不怕虎”,總之孩子通常比大人有勇氣得多。他們會看也不看就跳過壕溝,也從不懼怕去做一些危險的事。而大人總是瞻前顧後、凡事掂量,一定要尋找所謂的最佳解決方案——可悲的是,很多時候就算你把事情掂量一百遍,最終你還是不得不跳過那道壕溝。

你是不是經常祈禱能有勇氣,不要被內心的恐懼吃掉?你是不是經常祈禱能夠“做自己,勇敢點”,坦然淡定地面對將要遇到的一切?向孩子學習吧,少想、多做,或者乾脆想都別想,先做了再說。

對冒險說Yes

孩子是最天真、最有好奇心的人。他們喜歡外出遊玩見識外面的世界,那就全家出動一起去玩。無論是爬山還是去海島,走出家門,對冒險說Yes,體驗不同地方的各色各樣的生活,你會發現世界很大,遠方的人群遠非你在家裡能想像的。對冒險說Yes還包括:別在家裡坐等機會來敲你的門;此外,當機會真的來敲門時,別害怕起身去開門。

這一點,同樣適用於你的婚姻。各種冒險和遊歷,會使你的婚姻充滿樂趣,精彩不斷。共同的冒險經歷能給你和另一半提供共同的談資,當你們老得不能再外出遊歷的時候,所幸還有曾經遊遍天下的記憶可供你們回味追憶。

世界每天都是全新的

每天,當一個孩子睜開睡眼,對他來說,眼前就是值得探索的全新的一天、全新的世界。找尋新鮮事物的好奇心、熱情以及開啟全新歷程的活力,都是那麼令人欣羡!

作為成年人的我們,似乎無一例外的失去了這份活力、好奇心以及熱情。這的確就是我們能從孩子們身上學到的一點,它可以讓我們的生活更美好,並且更井井有條。“微笑著開始一天”能改變我們做事的方法。所以明天當你起床時,不如想像自己就是一個5歲的小孩子,你的這一天會以更好的方式開始,你的臉龐會掛上微笑,睡眠期間貯存在你體內的能量和熱情也會隨之釋放。這是新的一天,這是新的世界,去探索所有的可能性吧!

“我們到那裡了嗎?”

這是當你試圖到達某地時,孩子們最常問到、也最令人心煩的問題了吧?當面臨到底是去爺爺家,還是去看一場兒童劇的難題時,是什麼驅使孩子們一次又一次問這個問題呢?是熱情,是渴望,是對“這次會比上回有哪些不同”的好奇心。

我們需要時常問自己這個問題。“我們到那裡了嗎?”它可能是一項我們想要著手的業務,一個我們想要完成的工程項目。怎樣才能達到這個目的地呢?答案其實是你心知肚明的。抽出點空閒問問自己:“我到那裡了嗎?”如果沒有,那就另闢蹊徑、破釜沉舟、不留後路,你會以更快的速度到達目的地。

“我能擁有它嗎?”

下一次,當你雙手抱頭,為你想要卻無法得到的東西沮喪時,回想一下你曾經對你孩子說過的話。每一次你們走過商店裡的玩具櫃檯時,你的孩子會喊道:“媽媽,我想要那個玩具,可以嗎?”然後你厲聲答道:“不可以!”而孩子是怎麼做的呢?他坐下,可能會花幾分鐘哭鼻子,之後就忘得一乾二淨了。

我們都有很多想要得到的事物,但這並不必然意味著我們必須擁有它們,我們不可能總是心想事成。就看看坐在車子裡的孩子吧,幾分鐘前還哭天喊地呢,現在卻已經笑嘻嘻地玩起從家裡帶來的玩具了。我們必須意識到我們不可能擁有一切,孩子從我們身上學到這點,我們也向孩子重新學習,這是一個輪回。

當然這也包括你的另一半。

不抱怨他的不完美,不期望他變成某種理想中的完美丈夫——婚姻是實實在在的事,所以,美滿婚姻的基礎就是不虛妄,一切立足于現實。

裝傻扮萌很重要

孩子是最愛笑的,不管是大聲歡笑還是獨自一人咯咯發笑,哪怕看上去有點傻乎乎的樣子,但你不會覺得那是傻,你會說:“我的娃真萌!”

作為母親,我相信你願意做任何事情來讓你的孩子臉上掛滿歡笑。你不介意做些傻乎乎的事,願意以愛的名義放棄你一貫很酷的做派,只為博得孩子開心一笑。而孩子用他們的行為讓你懂得,做人不要總是那麼嚴肅兮兮的。套用香港電視劇的金句:“歡笑也是一天,愁苦也是一天,為什麼不多笑笑呢?”

這一點對我們的婚姻來說也很重要。在你和另一半的生活中,開懷大笑和裝傻扮萌是何等的重要,相信你自己也體會得到。你們是不是經常拿彼此的傻樣和萌態來互相調侃取樂?事實上,你們歡笑的瞬間就是你與他在情感上聯繫最緊密的瞬間。

要勇敢

不管是“無知者無畏”還是“初生牛犢不怕虎”,總之孩子通常比大人有勇氣得多。他們會看也不看就跳過壕溝,也從不懼怕去做一些危險的事。而大人總是瞻前顧後、凡事掂量,一定要尋找所謂的最佳解決方案——可悲的是,很多時候就算你把事情掂量一百遍,最終你還是不得不跳過那道壕溝。

你是不是經常祈禱能有勇氣,不要被內心的恐懼吃掉?你是不是經常祈禱能夠“做自己,勇敢點”,坦然淡定地面對將要遇到的一切?向孩子學習吧,少想、多做,或者乾脆想都別想,先做了再說。

對冒險說Yes

孩子是最天真、最有好奇心的人。他們喜歡外出遊玩見識外面的世界,那就全家出動一起去玩。無論是爬山還是去海島,走出家門,對冒險說Yes,體驗不同地方的各色各樣的生活,你會發現世界很大,遠方的人群遠非你在家裡能想像的。對冒險說Yes還包括:別在家裡坐等機會來敲你的門;此外,當機會真的來敲門時,別害怕起身去開門。

這一點,同樣適用於你的婚姻。各種冒險和遊歷,會使你的婚姻充滿樂趣,精彩不斷。共同的冒險經歷能給你和另一半提供共同的談資,當你們老得不能再外出遊歷的時候,所幸還有曾經遊遍天下的記憶可供你們回味追憶。

世界每天都是全新的

每天,當一個孩子睜開睡眼,對他來說,眼前就是值得探索的全新的一天、全新的世界。找尋新鮮事物的好奇心、熱情以及開啟全新歷程的活力,都是那麼令人欣羡!

作為成年人的我們,似乎無一例外的失去了這份活力、好奇心以及熱情。這的確就是我們能從孩子們身上學到的一點,它可以讓我們的生活更美好,並且更井井有條。“微笑著開始一天”能改變我們做事的方法。所以明天當你起床時,不如想像自己就是一個5歲的小孩子,你的這一天會以更好的方式開始,你的臉龐會掛上微笑,睡眠期間貯存在你體內的能量和熱情也會隨之釋放。這是新的一天,這是新的世界,去探索所有的可能性吧!

“我們到那裡了嗎?”

這是當你試圖到達某地時,孩子們最常問到、也最令人心煩的問題了吧?當面臨到底是去爺爺家,還是去看一場兒童劇的難題時,是什麼驅使孩子們一次又一次問這個問題呢?是熱情,是渴望,是對“這次會比上回有哪些不同”的好奇心。

我們需要時常問自己這個問題。“我們到那裡了嗎?”它可能是一項我們想要著手的業務,一個我們想要完成的工程項目。怎樣才能達到這個目的地呢?答案其實是你心知肚明的。抽出點空閒問問自己:“我到那裡了嗎?”如果沒有,那就另闢蹊徑、破釜沉舟、不留後路,你會以更快的速度到達目的地。

“我能擁有它嗎?”

下一次,當你雙手抱頭,為你想要卻無法得到的東西沮喪時,回想一下你曾經對你孩子說過的話。每一次你們走過商店裡的玩具櫃檯時,你的孩子會喊道:“媽媽,我想要那個玩具,可以嗎?”然後你厲聲答道:“不可以!”而孩子是怎麼做的呢?他坐下,可能會花幾分鐘哭鼻子,之後就忘得一乾二淨了。

我們都有很多想要得到的事物,但這並不必然意味著我們必須擁有它們,我們不可能總是心想事成。就看看坐在車子裡的孩子吧,幾分鐘前還哭天喊地呢,現在卻已經笑嘻嘻地玩起從家裡帶來的玩具了。我們必須意識到我們不可能擁有一切,孩子從我們身上學到這點,我們也向孩子重新學習,這是一個輪回。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