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孩子拖拉磨蹭怎麼辦?心理學媽媽教你

某天在肯德基目睹了這一情形:

一個大概5歲的小男孩在玩著滑梯, 一旁孩子的媽媽不停地催促著孩子回家。 但小男孩似乎沒聽到, 仍舊不亦樂乎地溜著滑梯。 孩子的媽媽火了, 直接沖上滑梯把孩子拖下來, 二話不說操起鞋幫子就打小男孩的屁股。

小男孩哇哇大哭:“媽媽, 我不敢了, 我現在回家了!”孩子的媽媽才停手。

有不少媽媽說, 我非常知道打孩子不好啊, 但有時候就是忍不住, 尤其是你這邊在趕時間, 孩子卻還在磨蹭拖拉, 讓人心煩氣躁, 一生氣就容易控制不住自己。

看看下面這些瞬間, 孩子多少次激怒了你?

Advertisiment

趕著出門時還在玩玩具, 鞋子襪子散落在旁邊;

讓穿衣服卻還在床上翻滾, 裸著身體在做小動作;

催促睡覺還不為所動, 一會看書一會玩玩具永遠沒有停;

讓孩子刷牙卻遲遲不願動身, 各種推託藉口;

在外玩耍玩了很久都不想回家, 甚至把你的催促當耳邊風;

眼看快要上學遲到了, 孩子還磨蹭著不想起床……

磨蹭拖拉是每個孩子幼年時的共性, 大人如果魯莽地指責打罵就是太無知了, 為啥呢?因為大多數孩子都會有磨蹭拖拉現象, 這是因為兩方面的原因造成的:

1、孩子缺少時間概念

孩子由於生活閱歷少、心智不成熟, 對時間缺少概念, 1分鐘、半小時、3小時對他們來說只是一個數字, 他們不知道具體是多長時間,

Advertisiment
也沒有一個比較的概念。 所以往往時間到了, 他們還沒意識到。

2、幼兒注意力分散

越小的孩子, 專注力越差。 他們可能在臨出門穿鞋子時, 會被旁邊的玩具吸引而轉移了注意力;又或者要穿衣服時, 被身體接觸被單的奇妙感覺所吸引而忘記了穿衣服……並不是孩子故意跟大人作對而故意而為之的行為。

針對孩子上面的兩個特徵, 大人的提醒對提高孩子做事的效率尤為重要。 既能讓孩子對時間產生緊迫感, 又能讓孩子將注意力集中在當前, 一位女兒5歲、教心理學的大學老師給幼兒說推薦“倒數提醒法”。 大人可以根據具體情況, 從10開始倒數, 也可以從3開始倒數。 這個方法小編本人也在用, 感覺大多數情況下還是非常好用的。

Advertisiment

比如有時候熊孩子在臨睡前還在摸著玩具, “睡覺倒計時開始了, 你現在只有三秒的時間, 3, 2, 1”每當數到1的時候, 熊孩子會彈跳起來:“來了來了”, 那種感覺似乎是給孩子調了個計時器, 太有趣了。

無論是從10開始倒數還是從3開始倒數, 對孩子來說簡單直接, 相比起1分鐘, 3分鐘的概念簡明多了。 “你還有1分鐘哦”這樣的提醒往往無效, 大多數情況下, 1分鐘到了孩子還在做著同樣的事情。 也有人認為, 兒童的內在節奏感是遠慢于成人, 倒數能給孩子留出過渡時間, 讓他們有所準備, 無論從心理上還是行動上, 更容易被孩子所接受。

幼兒說建議, 採用倒數提醒法時需要注意下面5點:

1、先跟孩子有個提醒, 比如“你現在還有多少秒“,

Advertisiment
然後才開始倒數;

2、倒數速度不要過快, 否則可能會失效;

3、倒數時採用嚴肅的語氣, 不要讓孩子誤以為媽媽是在玩鬧的;

4、倒數時大人要針對孩子眼前的事情, 大人不一邊做著其他事情一邊倒數, 減弱緊迫感;

5、倒數完後, 要及時完成想要讓孩子做的事情, 否則孩子下次就會更拖拉。

相比之下, 孩子拖拉磨蹭時, 如果大人指責打罵孩子會有什麼危害?

1、孩子會緊張膽小

孩子的拖拉可能會改善了, 但會因為大人經常的指責打罵而膽小。 大人可能只是一聲催促, 孩子就可能會陷入恐懼中, 不敢做其他事情, 壓抑了孩子本該有的靈性和活潑。 並且經常被指責打罵的孩子也會很膽小, 他們在父母面前的行為是拘謹而約束的, 探索和創新行為也無從談起。

Advertisiment

2、激起孩子的逆反心理

經常催促下的打罵行為會讓孩子反感, 甚至引致孩子的逆反心理。 ”你讓我趕緊, 我偏不“。 他們可能會通過故意的怠慢和拖拉來激起大人更大的憤怒以表達自己的不滿。 孩子對父母的親近感也在過程中一點點被削弱, 親子間的距離感也會越來越大。 這應該不是你的初衷吧?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