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孩子打不得?有些情況該打還是要打

1、過於自私、自我中心傾向嚴重, 心中絲毫沒有他人的位置。

有些從小被寵慣了的孩子, 從來不願意與他人分享自己的東西, 不懂得要關心他人。 長此以往, 進學校後很難與同學相處, 走上社會後, 無法適應社會。 對於流露出這種傾向的孩子, 父母要及時幫他們糾正。

2、如果孩子喜歡觸摸一些危險物, 喜歡到一些不安全的場所, 但由於孩子年齡太小, 不能理解自己所作所為的嚴重性, 或者理解了但管不住自己, 家裡人又沒有足夠時間看住孩子時。

比如:有很多孩子喜歡撥弄電源插頭、開水瓶、玩火等, 如果不及時而有效地加以制止,

Advertisiment
將會發生不堪設想的後果。

3、屢教不改。

父母或老師已多次提醒他規則存在, 但他仍然故意犯規;或者犯規後還絲毫不認錯, 下次還想再犯。 這個時候必須採取嚴厲措施來讓他記住!

4、當孩子某些作為、習慣、心理傾向, 長大後有可能發展為違犯法律或不道德的行為時。

比如:從家裡偷過錢去買自己喜歡的東西, 還有很多小男孩打人, 欺負比他弱小的孩子, 並以此為樂。

【注意】孩子不能亂打, 雖然主張在有些情況下, 可以打孩子, 但也不是走向另外一個極端。 殘酷、虐待性地責打孩子, 或者沒頭沒腦地亂打一氣, 逮住哪裡打哪裡, 不管是頭部還是臉部。 不要用任何工具如鞭子、拖鞋等, 用手打屁股就可以了,

Advertisiment
絕不允許拍打孩子的頭、眼睛和耳朵。

在“打”孩子時, 應該注意以下幾點:

1、懲罰要及時, 不要算舊賬。

要堅持隨錯隨罰的原則, 這樣孩子所做的錯事就能與懲罰帶來的不愉快建立起聯結。 這樣, 他以後再做這些錯事時, 會立刻想到懲罰帶來的不愉快體驗。

2、講明道理, 告訴孩子下次應該怎麼做。

懲罰時, 要告訴孩子為什麼打他。 打只能阻止錯誤行為再次出現, 但它本身不能帶來正確行為。 只有孩子明白自己的錯誤以及造成的危害時, 才不會再犯。

同時, 還要考慮到自己提出的做法是不是超出孩子的界限, 給他的建議是否容易做到的, 而不是孩子根本做不到的。

3、不要當著外人的面打孩子。

孩子儘管小, 但有自己的臉面, 尤其是在小夥伴面前,

Advertisiment
他是不甘落後的。 一旦別人知道自己挨打了, 稍大一點的孩子可能會像大人一樣覺得這是奇恥大辱。

4、不能經常打孩子。

俗語道:“常罵不驚, 常打不怕。 ”孩子要是經常挨打, 由於“久經沙場, 千錘百煉”, 就會變得“軟硬不吃, 刀槍不入”。

切記, 體罰絕對不是教育的主要手段。

【鄭重提醒】什麼時候絕不能打孩子?

1.孩子犯錯誤, 是因為父母事先沒有告訴孩子不能這樣做, 或者父母沒有把話講清楚。

2.孩子所犯的錯誤, 父母自己也在犯。

3.父母在暴怒之下不能打孩子。

4.孩子生理與心理具有以下特殊情況者不能打:行為亢奮有神經障礙的孩子, 十分敏感的孩子, 曾受過情感傷害的孩子。

5.不到3歲的孩子不要打。

在前面的討論中,

Advertisiment
很多寶媽都說, 孩子太調皮了不打不行。 但是“打”也是一種“藝術”, 可是不能亂打的喲。

看完這篇文章, 你學會這種“藝術”了嗎, 趕緊一起交流討論心得吧!!!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