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孩子感冒久病不愈,會引發中耳炎嗎?

感冒沒什麼大不了?那就錯了。 對孩子來說, 感冒不但會誘發呼吸道炎症, 也是引起中耳炎的一個常見因素。 冬季和春季是感冒的高發季節, 家長要有所警惕, 如果發現孩子感冒後有耳痛、耳背的症狀, 或是看電視把聲音調得很大, 小一點的寶寶老是搖頭、撓耳朵, 或發燒、不吃東西、哭鬧、睡覺打呼嚕, 應儘快到耳鼻喉科就診, 排查中耳炎。

感冒為什麼會引發中耳炎?

3歲的珠珠感冒一個星期了還沒好, 第8天的晚上竟發起燒來, 又哭又鬧, 著急的爸爸媽媽趕快把她帶到醫院看病, 沒想到兒科醫生卻讓他們轉診到耳鼻喉科,

Advertisiment
說懷疑有中耳炎。 珠珠媽媽很不解:"不是感冒嗎?怎麼又變成中耳炎了呢?"

高安耳鼻喉醫院專家表示, 包括感冒在內的整個上呼吸道感染都可能引起急性中耳炎。 因為感冒有時候會繼發細菌感染, 而小孩連通耳朵和鼻子之間的咽鼓管平、短、寬, 如果上呼吸道堵塞, 炎症就容易往咽鼓管走。 當孩子全身及咽腔的局部抵抗力差時, 十之八九都會發生中耳炎。

從蛛絲馬跡中辨別中耳炎

急性中耳炎通常會有耳痛的表現, 但對於年齡較小、表達能力較弱的孩子而言, 即使耳痛也不見得會說, 在這種情況下, 要是家長不留心, 很可能會忽視中耳炎的信號, 導致病情延誤和加重。

專家說, 孩子就算不會說話和表達,

Advertisiment
也能從一些蛛絲馬跡中發現中耳炎的蹤跡。 比如小嬰兒急性中耳炎會表現為發高燒、不吃東西、哭鬧不止, 有些因為鼻涕流到胃裡, 可能還會嘔吐和腹瀉;由於耳痛, 有的寶寶可能老是搖頭、撓耳朵, 睡覺可以看到明顯的鼻翼扇動, 還會頻繁打呼嚕;若是炎症把鼓膜穿破了, 耳朵裡會有膿性分泌物流出。 和急性中耳炎不同的是, 分泌性中耳炎沒有疼痛, 更加難以察覺。 但如果孩子看電視把聲音開得很大, 或叫他也不理, 讀書學習成績下降, 要高度懷疑中耳炎的可能, 儘快到醫院就診。

中耳炎早診早治可防耳聾

或許家長會問:中耳炎有什麼危害?晚一點早一點看能有多大不同?

按照專家的說法, 要是不想孩子耳聾, 中耳炎就得早就診早治療。

Advertisiment
中耳的正常結構是存在於氣體空間, 負責聲音傳導功能。 當中耳有炎症時, 氣體空間的黏膜會逐漸增厚, 由空心結構變成實心結構, 聲音傳導也會相應變差。 同時, 炎症還會破壞鼓膜及中耳內振動傳聲的三個小骨頭, 耳壓降低, 聲音傳導途徑中斷, 這些都將損傷聽力, 導致輕中度甚至重度耳聾。

"急性中耳炎及時治療是可以恢復正常聽力的, 但到了慢性中耳炎或長期中耳積液的地步, 恢復到原有狀態幾乎是不可能的。 "專家說, 急性中耳炎很多是鼻腔鼻咽部炎症誘發的, 所以用藥多數是滴鼻而不是滴耳朵, 除非耳痛非常明顯, 可以在耳朵局部用一些鎮痛消炎藥, 這類患者通常治療10天就能痊癒。

Advertisiment
分泌性中耳炎可能要穿刺多次, 將積液抽出。

但有些孩子炎症比較嚴重, 導致長期中耳積液, 必須在鼓膜置管半年以上, 以維持中耳含氣狀態和引流通暢, 同時, 希望隨著孩子的成長, 鼻咽腔擴大, 咽鼓管變得更有曲度, 積液更容易自然排出。 對腺樣體或扁桃體肥大引起的中耳炎, 則需要做腺樣體或扁桃體切除手術, 術後聽力可能會有所恢復。

小兒預防中耳炎的兩點建議:

1、積極預防感冒, 感冒後別隨便應付, 最好到醫院求診, 在醫生指導下規範用藥;

2、不要讓孩子吃奶吃得太急, 尤其在感冒後鼻塞的情況下, 哺乳的媽媽要適當控制餵奶的流量。

如果對您有幫助, 記得來關注我們哦!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