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孩子愛打人的動機是什麼?怎麼教育?

孩子喜歡動手打人又屢教不改怎麼辦?透視孩子動手的真正心理, 也許乖乖收服這個“小暴力分子”就不是那麼讓爸媽們頭痛的問題了。

第一步:分析孩子打人的動機, 年齡不同動手的含義不同

1 想掌控現場

四到五歲的孩子喜歡當老大、小老師, 希望對現場有掌控權, 於是他們會通過打人來證明自己可以控制不滿、以及令他覺得不滿的物件。

2 模仿

孩子會模仿父母長期的打罵或恐嚇教育, 他們也許不會立刻表現出來, 但可能會在某個時間點爆發。

3 爭取注意力

許多家庭常會上演老大打老二的戲碼,

Advertisiment
因為老大覺得老二出生, 剝奪了父母的愛與時間, 他們想借由打人, 重新獲得父母的注意。

整體而言兩歲以上的孩子都可以通過教養而修正行為, 但如果父母已經教了二至四歲孩子三次以上;教了四到六歲孩子兩次以上, 孩子還是會打人, 父母就要更深層探究孩子的心理因素。

第二步:教孩子用“語言”表達負面情緒, 而不是用動作

1 讓孩子從小認知打人不對

雖然0~2歲的孩子打人常常是無意識的, 也沒有特殊原因, 但父母仍要讓孩子從小認知, 這個動作是不對的, 會引起他人的不悅、憤怒, 也會造成他人的傷害。

2 引導孩子說出心中感受

2歲孩子開始發展語言時, 可通過讀繪本故事, 説明孩子學會分辨不同的情緒狀況。

Advertisiment
孩子會慢慢學習什麼是生氣、難過, 並懂得用語言去表達負面情緒。 引導孩子生氣的時候用“說”的來表達, 而不是動手。

3 父母戒掉威脅字眼

“你如果再不聽話, 我就要打你。 ”父母即使沒有真正打小孩, 但父母常跟孩子說威脅字眼, 還是可能種下孩子打人的因數, 孩子會心想, 原來“對人不滿, 就可以打人“。

4 瞭解行為背後的原因

2、3歲以上的孩子打人, 一定有原因, 父母要先分析孩子大人的原因, 建議戒掉4~6歲孩子打人行為要有SOP流程:看到孩子打人——把孩子隔離, 問孩子為什麼打人——跟孩子分析道理——妹妹搶玩具, 是妹妹不對, 我會處罰她, 但媽媽說過不可以打人, 你還是要接受處罰——教孩子面對不公平時, 該如何解決。

5 制定明確的規矩

Advertisiment

打人要接受哪些處罰, 譬如罰站、一個月不能買新玩具等, 明確規範, 並徹底執行, 孩子才會認知到, 做了叛逆行為將承擔後果, 而有所警惕。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