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孩子患核黃素缺乏病該如何護理

核黃素(即維生素B2)缺乏病又名燕口瘡或口吻瘡, 是由於缺乏核黃素所致。

核黃素存在於食物中, 大多與蛋白質相結合存在。 長期以大量澱粉類膳食為主食, 很少吃動物性蛋白及新鮮蔬菜者易患本病。 另外, 穀物加工亦可失去大量核黃素。 營養不良、慢性胃腸疾病致核黃素攝入量減少, 或影響其吸收, 皆易顯現核黃素不足。

症狀主要表現在唇、舌、眼和皮膚方面。

(1)唇舌症狀。 多見於年長兒。

口角炎:又稱口角瘡。 初起時口角濕潤、發白、糜爛、漸發生裂縫。 裂縫由口角向外側延伸可達1釐米, 見於一側或兩側, 裂隙表皮剝脫,

Advertisiment
形成潰瘍, 張口時易出血。 口瘡易變慢性, 與皮膚連接處常見深棕色色素沉著。

唇炎:上下唇緣的全部黏膜可呈鮮豔緋紅色, 唇部縱裂增多, 張大口時裂縫出血。

舌炎:舌面光滑、鮮豔, 早期乳☆禁☆頭肥厚, 以後萎縮、消失。 自感疼痛, 味覺消失。

(2)眼部症狀。 不如唇舌症狀多見。 可見畏光、流淚及癢感, 檢查可見毛細血管侵入角膜, 以致角膜混濁, 發生潰瘍。 眼瞼可紅腫, 並有分泌物。

(3)皮膚症狀。 在唇鼻交界處及鼻翼、耳後、額部眉間可有脂溢性皮炎。

檢查本病除依靠典型症狀、詳細詢問飲食史外, 測紅細胞或全血中谷胱甘肽還原酶活性係數(AC)也是主要檢測方法之一, 正常AC值為0.2~1.2, 若大於1.3則診斷為核黃素缺乏病。

正常兒童核黃素日需量,

Advertisiment
嬰兒為0.6毫克, 兒童及成人為1~2毫克。 作為核黃素的天然來源, 主要存在於肝臟中, 每100克肝所含核黃素3.5毫克, 每100克蛋含0.3毫克, 每100克豬肉含0.27毫克。 核黃素在體內不能貯存, 大量攝入後尿中排出顯著增高, 故應每日有一定量的核黃素攝入, 以免缺乏。

口服核黃素每次5毫克, 每日2~3次, 2~3周後症狀可消失。 療效不顯著者, 可改肌注, 每日5~10毫克。 同時改善伙食, 給含核黃素的食品。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