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孩子常吃甜食小心5大潛藏危機

吃甜食總是能帶給人滿滿的幸福感, 在忙碌而壓力大的生活給予安慰, 但孩子到底能不能吃甜食呢?一般來說, 嬰兒在4~6個月後開始給予副食品, 直到1歲才慢慢接觸成人食物, 其中也包含甜食。

雖然甜食的糖屬六大類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 卻是「精緻糖類」, 也就是意指非食物天然的糖分, 而是經過精鏈、過濾、濃縮、結晶等過程製成的加工糖分, 例如:白糖、冰糖、二砂糖, 以及精緻度較低的黑糖、蜂蜜等, 幾乎沒有營養成分可言, 因此, 並不建議孩子食用。 基督複臨安息日會醫療財團法人台安醫院營養師劉怡裡表示,

Advertisiment
兒童越晚接觸精緻糖就越好, 對身體發育才有良好的基礎, 攝取過多對健康有害無益。

甜食副作用 超乎你的想像

甜味可以取悅口舌, 使人心情愉快, 卻忽略了這甜美的滋味下, 潛藏著令人意想不到的健康風險。 更可怕的是容易讓人越吃越上癮, 特別是甜食的過量會帶給發育期的孩子負面影響更甚, 造成身體上的負擔。 通常市面上營養標示的糖分, 5公克換算等於1顆方糖, 若20公克就等同4顆方糖, 用量很驚人, 無論是孩子或成人, 都應少攝取為妙。 究竟吃甜會出現哪些負面影響呢?

危機1:肥胖危機

過度攝取甜食會導致孩童肥胖, 許多父母會在餐與餐之間提供零食或點心, 且大多以高熱量、高糖分的食物為主,

Advertisiment
例如:含糖飲料、蛋糕、餅乾、糖果等, 尤其杯裝飲料經常添加的果糖, 是最容易產生體脂肪快速形成的糖類, 長期下來會養成孩子嗜甜及吃零食的習慣, 易造成肥胖。 也就是說, 成長發育期要注重營養均衡, 若此階段過於肥胖, 可能阻擋身高成長。

危機2:維生素B群流失

人的成長發育最明顯是幼兒期與青春期, 所需最重要的就是維生素B群參與醣類代謝。 當寶寶開始學爬、走路, 行生化代謝時, 飲食中醣類、蛋白質、脂質三大營養素經過重重的化學反應, 轉化為人體所需的能量與熱量, 其中需要維生素B群大量參與, 若攝取過多甜食, 精緻糖在體內代謝會消耗大量維生素B群, 造成維生素B群快速流失, 影響發育期所需的正面能量。

Advertisiment

危機3:提升蛀牙機率

齲齒的發生率也與甜食的攝取量有著密切關係, 攝取過量甜食, 加上父母沒有注意寶寶的牙齒保健, 導致牙菌斑滋生, 使口腔產生酸性條件, 蛀牙的機率就會上升。

危機4:對糖產生依賴感

習慣一久就會成依賴, 平常習慣吃零食、甜點的孩子, 容易對糖產生依賴感, 嚴重者會成癮, 上癮者甚至越吃越甜, 不吃就沒精神, 導致正餐缺乏食欲, 卻大量攝取甜食, 時間一久便會造成精神不濟、學習力降低等症狀。

危機5:味覺偏重口味

孩子喜歡的加工甜食也伴隨著高油、高鹽, 例如:一塊鹹餅乾, 表面上看起來是鹹的, 但其實隱含1顆方糖的含量。 劉怡裡營養師指出, 從小若培養出嗜甜的飲食習慣, 口味也會慢慢變重,

Advertisiment
因為孩子在嗜甜的同時, 不喜歡吃較清淡的食物, 因此, 必須檢視平時的飲食習慣是否含有高油、高鹽、高糖三大成分。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