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孩子學畫畫,這4句話媽媽千萬不能說!

以我大人的眼光來看.......

有一位5歲孩子的媽媽, 總覺得孩子畫的不好。

每次和老師談起孩子的畫作, 就會說:以我大人的眼光來看, 我家孩子的畫怎麼也算不上好!

大人的眼光是什麼?

所謂大人的眼光就是, 圓就是圓, 方就是方, 好的畫應該像照相機照出來的一樣, 和現實沒有差別, 一個字概括, 就是要“像”。

她們常常這樣誇孩子:“畫得真像!畫得真好!”

她們評價老師教得好不好, 就看老師教孩子畫的的像不像, 塗色塗得均不均勻。

她們不知道, 用大人的眼光要求孩子, 往往會讓孩子失去了孩子本應有的思維、想像和純真。

Advertisiment
家長也常常因為孩子達不到自己的期盼而覺得失落。

畫得像, 就一定好嗎?

如果僅僅以“畫得像”為標準的話, 國內那些美術高考生畫得像的那可是一抓一大把, 這世界上“畫得像”的畫家更是多如牛毛。

可為什麼他們不能被稱為大師呢?那是因為, 畫得像根本不能代表畫得好。

要像, 怎麼也比不過照相機。

畢卡索之所以被稱為大師, 其中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是他在兒童畫中汲取了大量的靈感後, 開拓了全新的繪畫流派。

畢卡索曾經說過:“我花了一輩子的時間, 學習像兒童一樣去畫畫”。

所以請不要再以“畫得像”來要求你的孩子了, 這真的不能衡量她畫的好壞。

2

你怎麼不照老師的要求來畫!

6歲《煙火下的金色城堡》

Advertisiment

“我覺得孩子的這幅畫, 是一幅失敗的作品, 因為他沒有照著老師的要求畫”。

第一次聽到這位媽媽用“失敗”兩個字描述孩子的畫作時, 我震驚了。

孩子的老師原本是建議孩子:乘顏料沒幹, 刮出一個宮殿的形狀。

但孩子調的顏料太稀了, 根本不能刮。

孩子急中生智。

等顏料幹了之後, 再用亮色顏料畫了一個宮殿, 還加入了自己的創意, 用家裡剩下的秋葵印出了煙花。

孩子用自己的聰明解決了這個問題, 為什麼不被誇反而被罵?

大多是因為, 家長沒有弄清老師提要求的出發點是什麼。

老師提出的畫畫要求, 只是為了讓孩子有一個創作方向, 讓孩子不至於不知道畫什麼。

並不是要求孩子一定要100%的按照這個方式來做。

下次,

Advertisiment
如果孩子能在老師的要求下, 加入自己的想法, 請不要責備他。 您應該為他豎大拇指, 因為有自己的想法的孩子, 才能畫出優秀的畫作。

3

你怎麼又在畫小公主啊!

一位5歲的小女孩, 很喜歡冰雪奇緣裡的Else公主, 每天都要畫一幅公主畫。

有一天, 媽媽實在看不下去了。

心急的和小女孩說, 學了這麼久的畫, 你怎麼只會畫公主啊!

結果, 小女孩原本興奮的眼神, 瞬間就黯淡下來了, 畫了一半的公主怎麼也畫不下去了。

其實, 孩子經常畫相同的形象, 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了。

孩子就和大人一樣, 喜歡做自己擅長的事情, 因為這會讓她體會到成就感。 每畫一張公主畫, 孩子心裡的成就感就又增加了一點。

家長們切莫揠苗助長, 強迫孩子去畫其他的形象。

Advertisiment

當然家長可以鼓勵孩子去發現其他好玩的形象, 並大膽嘗試把它們畫出來。

比如:有些孩子經常畫三角房頂、田字格形窗子的小平房, 家長可以引導孩子觀察街道上的建築、車、人、樹、路燈、廣告等, 逐漸增多繪畫的形象。

此外, 可以在日常生活、學習中擴大孩子的知識面, 擴大興趣範圍。 感興趣的事物多了, 有意識觀察瞭解的就多。 這樣就容易在繪畫過程中表現出來, 作品的內容會逐漸豐富起來。

好好好, 媽媽給你示範怎麼畫!

很多孩子剛開始學畫的時候, 不習慣用畫筆, 總是線也畫不直, 圓也畫不圓。

畫的人總是只有頭和腿, 身子常常是沒有的。

媽媽們看到孩子畫得不好, 心一急, 就會對孩子說:媽媽給你示範怎麼畫,

Advertisiment
你先看著哦~

媽媽們千萬打住, 這樣做就是在扼殺孩子的繪畫天賦。

媽媽示範畫畫, 孩子一看媽媽畫的太好了, 畫畫的積極性就會大打折扣, 甚至開始逃避畫畫, 因為他的自信心受到了打擊, 覺得自己怎麼也畫不好, 所以媽媽們千萬要忍住, “別伸手”!

還有的孩子不會畫, 就會央求家長示範。 家長一想, 畫一下也沒什麼大不了的, 於是立馬畫了一幅, 孩子再照著畫。

孩子一央求, 就畫些物體的形象給他們, 就如同給孩子吃糖果讓他們長蛀牙一樣。 久而久之, 孩子畫畫天賦就如同被蟲蛀的牙齒一樣, 難以彌補。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