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早教>正文

孩子太自大怎麼辦?

孩子自出生以來, 會隨著見識的事物越來越多, 學會的東西越來越多, 慢慢的會越來越自大, 甚至到了囂張的地步, 對孩子的發展不利啊, 因為孩子暫時可能是比較厲害的, 或者是在這個小範圍內是算厲害的。 但是習慣了這種自大之後, 孩子就不容易學習新東西了, 並且還會變得心胸狹隘, 找一切理由否定別人的成功。

孩子從3歲開始, 自我意識慢慢產生和發展。 這一時期, 家長會發現孩子“不聽話”、“堅持自己主張”等, 到了5、6歲, 隨著他們認識的東西和會做的事情慢慢增多, 就會更好強, 對自己也更為自信。

Advertisiment
如果這樣的情緒過度表現的話, 就變成了自大和驕傲。 驕傲自大會對孩子的發展產生消極影響。 驕傲自大的孩子常會形成與外界的隔膜, 使他們的心胸變得狹窄, 同時還會表現得很不禮貌。

好孩子是誇出來的, 這句話本身是正確的。 它強調家長和老師以鼓勵為主的教育態度。 但是誇獎孩子也有技巧和藝術。 誇孩子要有針對性地誇, 不能盲目誇獎。 孩子做的很好, 有進步的時候, 父母的誇獎可以讓孩子鞏固優點;不要因為盲目溺愛寵愛而漫無目的地誇獎, 或是為了安撫孩子情緒而去誇獎。 另一方面, 誇獎也要適度。 對有自滿情緒的孩子, 既要充分肯定, 又不要過於誇張, 真誠地和孩子交流, 適當地幫助孩子抑制驕傲情緒的發展。

Advertisiment

孩子出現自負情緒往往是過高地估計了自己, 認為自己比誰都強, 只看到自己的長處, 看不到自己的短處, 拿自己的長處比他人的短處。 所以對於這樣的孩子, 父母要讓孩子認識到自己的不足。 也可以講一些生動的故事, 比如會飛的小鳥不會游泳, 會游泳的小魚不會跑步, 會跑步的獵豹不能飛翔……讓孩子瞭解到每個人都會有自己優缺點。 要看到自己的短處, 尊重別人的長處。

大多數驕傲自大的孩子, 往往以自我為中心, 想幹什麼就幹什麼, 不會設身處地地替別人著想。 因此在日常生活中, 父母也要注意對孩子“分享”觀念的培養, 培養孩子關心和體諒他人的品質。 人的性格品德是相關和相輔相成的。

Advertisiment
在學齡前鑄就孩子良好的人格和性格, 很多令父母頭疼的問題自然而然就不存在了。

同時有一些家長, 護子心切也好, 望子成龍也好, 會助長孩子的自大, 他們也會為孩子的各種成功炫耀不已, 家長認為自己的孩子是最好的, 這種心情可以理解, 但是也要理智, 家長若是都不理智, 那孩子就更容易形成自大的習慣了, 另外現在的家庭經濟條件都比較優越了, 互相攀比和虛榮心也都慢慢滋生了, 家長在教育孩子謙虛的同時也要讓孩子養成艱苦樸素的品質。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