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孩子在父母的肯定聲中產生上進心

家長只要提供了寬鬆的環境, 不用壓力去壓制孩子內心的感受, 孩子天生都是不甘落後的。

上進心是孩子必備的非智力因素, 求知欲和上進心強的孩子, 往往都會積極主動地學習;而缺乏上進心的孩子, 家長就是跟在後面催促也無濟於事。 經常會有家長問我, 為什麼我的孩子對考試失敗或者排名靠後無動於衷呢?怎麼才能讓孩子有一點兒上進心昵?

上進心是人內在的動機和願望

其實, 上進心和求知欲是人內在的動機和願望。 為什麼樹往上長, 花往上開?這是自然規律!因為植物有向光性,

Advertisiment
為了爭取陽光, 每株植物都會向上生長。 為什麼人要上進, 為什麼說“人往高處走”?這也是自然規律!因為人是自然的一部分, 每個人都希望被尊重, 被敬仰。 什麼人會被人尊重、被人敬們呢7有學識的人、有社會地位的A.有成就的人、德行高尚的人、認真工作的人、樂於助人的人、自強不息的八……這些道理並不複雜, 孩子其實自己就能從社會生活中觀察出來, 自己就能晤出道理。

既然孩子天生就渴求進取、就有上進的動機, 父母就不要把催促孩子上進當成自己的工作。 家長一定要認清自己的角色。 如果把孩子的人生比喻成一場馬拉松, 人生的跑道上, 跑步的只是孩子一個人, 家長只要在旁邊呐喊助威崩好。 而且, 加油聲也不能喊得過於熱烈,

Advertisiment
因為有時孩子需要調整和休息。 一味加油讓孩子開足馬力奔跑, 只會讓他們感到身心俱疲, 難以跑遠。

家長既不能代替孩子跑, 更不能站在一旁給孩子洩氣。 孩子已經跑得氣喘吁吁了, 家長還指著別人沖孩子大喊:“你為什麼這麼不上進, 快看啊, 別人已經超過你了!”有些家長嫌孩子跑得太慢了, 甚至直接上去踹孩子一腳。 想想看, 那些體罰孩子的家長, 所做的事不就是這樣(惡劣)嗎?現實中這樣的家長太多了, 那些不斷提要求、不斷指責和否定孩子的家長, 就是給孩子洩勁的家長。 父母這樣做, 孩子只會感到孤單和憤怒, 認為父母根本不理解自己, 無論怎麼拼命父母都不滿意, 哪裡還會有動力奮起直追呢?

Advertisiment

讀書時認真讀書, 玩時放開玩

我很慶倖自己生在一個環境寬鬆、充滿愛的家庭, 我從小就是在沒有壓力的情況下開始學習的, 非但沒有壓力, 父母對我都是鼓勵和讚揚。

我是家中最小的孩子, 哥哥和姐姐都比我大十幾歲。 所以, 小時候家中是沒人陪我玩的, 我性格很活潑, 希望能找到小夥伴一起玩, 就向父母吵著要去幼稚園。 三歲, 父母把我送進了幼稚園讀小班, 四歲讀大班, 五歲進了小學一年級, 雖然還沒有到入學的年齡, 父母還是把我送進學校了。

第一學期下來, 班上50位同學, 我考試排到第38名。 成績單拿回家, 父母豎起大拇指誇獎我:“哎呀, 真棒啊, 拿了38名!”因為父母認為我在班上年齡最小, 預期我大概要考最後一名, 沒想到我比他們預計的好很多。

Advertisiment

第二學期下來, 我考進了20名以內。 成績單拿回家, 等待我的當然又是大拇指。 父母誇我道:“女兒, 你又進步了!”到初中時, 我就考到了前10名, 到高中時又進步到前5名。 回觀我的整個學習生涯, 從小學到高中, 成績一直在不斷地進步中, 最後考上了臺灣的最高學府台大。 我的父母一直沒有過度要求我, 我就是一邊學、一邊玩把書念完的。

我的上進心就是這樣自然而然產生的:父母對我的肯定讓我首先產生了責任心, 不能辜負父母的期望;我努力讀書、希望能再考好一些, 讓父母更高興, 這就產生了進取之心。 父母總對我說:“讀書時認真讀書, 玩時也放開玩。 ”在讀書之餘, 他們也鼓勵我多參加課外活動,

Advertisiment
所以我隨性發展, 喜歡運動、唱歌、跳舞, 這些愛好培養了我積極向上、樂觀進取的個性, 同時又使我更加開朗、合群和樂於助人, 也可能因為這些品質和個性, 我能在讀大學時被選為台大第一位女學生會主席。

柏拉圖說:“玩是一切知識的原動力!”我的親身經歷就是這樣的, 所以我很贊同這句話, 尤其在孩子小的時候, 就應該在玩中學, 學中玩, 勞逸結合才使身心受益, 玩的過程又促進了人的心智成長…所以, 我一直堅信這一點:孩子天生都是不甘落後的, 家長不用過多地給孩子外界的刺激, 不要去壓制孩子內心的感受, 只需提供一個充滿愛和信任的環境, 孩子內心自然而然就能迸發出不服輸、不甘落後的上進心來。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