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孩子哭鬧不上學不是膽小不是怕生 其實是因為它

開學第一天, 朋友圈都被“開學”刷屏了。 一早送娃去幼稚園, 一進樓道就聽到好幾個孩子的哭聲, 有的孩子抱著媽媽的腿小聲啜泣, 有的孩子哭得撕心裂肺不願進教室, 甚至還有一個男孩哭著在地上打滾, 老師根本拉不住。 (心疼寶寶30秒, 也心疼老師30秒。 )

剛開學, 很多孩子(特別是第一次入園的孩子)都會哭著不願意去幼稚園, 這種情況往往會持續一兩個星期。 面對孩子的哭鬧, 有的家長無奈表示“孩子怕生, 沒辦法”, 有的家長怒喝“你怎麼這麼膽小?”其實, 孩子剛入園時會哭鬧, 並不是因為怕生或者膽小,

Advertisiment
而是因為“分離焦慮”。

孩子入園哭鬧不止都是“分離焦慮”惹的禍

孩子上幼稚園了, 對家長來說, 是孩子進入了人生新的階段, 但對孩子來說, 卻是一次與爸爸媽媽的痛苦分離。 入園之初, 很多孩子都會哭鬧, 因為孩子離開熟悉的人或環境時, 會產生強烈的焦慮、不安或不愉快的情緒反應, 即我們通常所說的“分離焦慮”。

大多數孩子或多或少都有分離焦慮, 程度較輕的孩子可能稍有不安或鬱鬱寡歡, 嚴重一些的孩子會哭鬧或脾氣暴躁, 更加嚴重的孩子還可能伴有頭痛、腹痛、噁心等身體反應。

家長開學第一課:緩解孩子的入園“分離焦慮”

孩子入園哭鬧、情緒不穩是正常現象, 家長不要只顧著責怪孩子膽小或適應能力差, 而是要理解孩子的這種正常心理,

Advertisiment
正確引導, 幫助孩子一起度過焦慮期。

1.提前帶孩子熟悉幼稚園

如果我們在開學之前提前帶孩子到幼稚園玩耍, 那麼等到真正開學時, 孩子哭鬧的情況將會有所減少。 因此, 建議家長在入學前帶孩子到幼稚園熟悉一下環境, 條件允許建議可多去幾次, 讓孩子知道幼稚園裡都有些什麼有意思的東西, 這樣孩子對幼稚園甚至會有所期待。

2.調整孩子的作息時間

有的孩子由於幼稚園生活作息跟家裡的區別較大, 比如午睡時間不睡覺, 到了上課時間又想睡覺, 孩子可能會覺得幼稚園不如家裡好, 於是開始想家, 接著開始焦慮不安和哭鬧。 家長應該儘早讓孩子在家裡培養跟幼稚園一樣的作息時間,

Advertisiment
以便孩子儘快適應幼稚園生活。

3.培養孩子自理能力

焦慮的產生有時還因為孩子的生活能力差, 在幼稚園需要自己動手的事情不會做。 所以在孩子入園前, 家長應該給予生活技能上的指導, 比如學會自己吃飯、喝水、穿衣、上廁所等。 如果是年齡較小的孩子, 不會自己做這些事, 則應教會他(她)向老師求助, 比如告訴老師自己要尿尿。

4.幫孩子尋找歸屬感

對於孩子來說, 幼稚園是一個完全陌生的環境, 所有的擺設都是陌生的, 老師和同學也是陌生的, 就連吃飯喝水的用具都是陌生的, 這會讓他們感到害怕。 其實, 我們也可以讓孩子在幼稚園裡找到歸屬感。

家長可以給孩子準備一些專屬用品, 如自己的書包、水杯、毛巾、枕頭和被子,

Advertisiment
甚至是一兩件心愛的玩具, 這些熟悉的東西能給孩子一些心理安慰。

5.幫孩子找小夥伴

如果條件允許, 可以讓孩子跟熟悉的小朋友一起上幼稚園。 很多家長都會選擇離家較近的幼稚園, 如果自己社區有孩子也上這家幼稚園, 可以讓孩子跟小夥伴一起上學, 有熟悉的人, 孩子的分離焦慮也會減輕很多。

6.給孩子安全感

孩子哭鬧時, 不要責駡或呵斥, 給他(她)一個擁抱並好好安慰, 告訴他(她)媽媽(爸爸)一定會準時來接他(她), 等孩子冷靜下來再離開, 而不要硬把孩子拖進教室然後強行離開。 接孩子放學時一定要準時, 第一個星期可以帶著孩子喜歡的玩具或零食去接他(她), 讓他(她)覺得自己足夠被重視,

Advertisiment
以給予孩子足夠的安全感。

7.增強幼稚園的吸引力

家長接孩子放學時, 不要接了孩子馬上就回家, 可以陪孩子在學校的戶外活動場地先玩一會兒。 當孩子玩得高興時, 家長要表示應該結束了, 並答應他明天再來玩, 這樣孩子可能會“懷念”在幼稚園玩耍的情景, 就會有明天再來幼稚園的動力。

8.和孩子交流幼稚園的趣事

孩子上幼稚園之後, 家長應多跟孩子交流關於幼稚園的事物, 比如問問孩子老師今天說了什麼, 你認識了幾個同學, 同學跟你一起玩了什麼等等。 久而久之, 孩子會發現幼稚園裡有很多有意思的事情, 也會更愛上幼稚園。

9.家長要調整好心態

當孩子哭鬧著不想去幼稚園的時候, 很多家長會心軟、動搖。 要知道, 孩子雖然年齡小,但對爸爸媽媽的情感、心態卻是十分敏感的,當他察覺到爸爸媽媽的動搖時,會強化他不願上幼稚園的想法。所以家長一定要把握好心態,保持愉悅的情緒狀態送孩子去幼稚園,並對孩子的點滴進步予以及時鼓勵。送完孩子後,不要躲在外面偷看孩子,以免被孩子看到家長身影,更加哭得厲害。

10.積極和老師溝通

入園時一定要將孩子的基本情況告訴老師,比如是否能自己吃飯、自己上廁所等,老師瞭解孩子的情況後才能照顧得更加到位,孩子就不會因為這些不適而對學校產生抗拒。孩子上學後,家長也應及時瞭解孩子在學校的情況,以便跟孩子更好的交流和引導。

孩子雖然年齡小,但對爸爸媽媽的情感、心態卻是十分敏感的,當他察覺到爸爸媽媽的動搖時,會強化他不願上幼稚園的想法。所以家長一定要把握好心態,保持愉悅的情緒狀態送孩子去幼稚園,並對孩子的點滴進步予以及時鼓勵。送完孩子後,不要躲在外面偷看孩子,以免被孩子看到家長身影,更加哭得厲害。

10.積極和老師溝通

入園時一定要將孩子的基本情況告訴老師,比如是否能自己吃飯、自己上廁所等,老師瞭解孩子的情況後才能照顧得更加到位,孩子就不會因為這些不適而對學校產生抗拒。孩子上學後,家長也應及時瞭解孩子在學校的情況,以便跟孩子更好的交流和引導。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