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孩子吃飯,父母該做的以及最好別做的(附食物主題繪本推薦)

讓孩子好好吃飯很容易

經常有父母詢問如何讓孩子好好吃飯的問題, 他們大都抱怨孩子不好好吃飯, 好吃的吃個沒夠, 不好吃的碰都不碰。

他們十分擔憂, 害怕孩子營養攝入不夠, 跟不上身體的發展需求。 為此, 餐桌上每天都會發生戰爭。 要讓孩子有吃飯的興趣, 當然是有技巧的。 一些建議如下:

?寶寶4-6個月起, 就逐步開始添加合適的輔食。 太晚添加輔食的孩子, 腸胃適應能力稍弱, 等於是胃口沒有打開, 以後吃飯方面就更可能存在困難, 不容易提起對食物的興趣。

?兩歲以後的孩子, 飯菜都應該成為主食。

Advertisiment
這個年紀如果仍然喝奶過多(超過600ML), 也會影響孩子對食物的興趣, 以及營養的吸收。

?打從開始喂輔食起, 就用專門的餐具餵養, 比如顏色鮮豔的碗和小勺子之類, 最好不要把輔食(比如米粉之類)用奶瓶裝著, 和奶粉混在一起喂給孩子。

?一般醫生都會說, 不要給一歲以前的寶寶吃鹽。 同樣的, 周歲以後的孩子, 雖然很多時候可以和大人同吃了, 還是要以清淡為主。

平日裡也避免給孩子吃味道太重的食物(比如很甜、很鹹的, 尤其是飲料), 這樣可以保護孩子的味蕾對食物的敏感度。

?在孩子1歲半前後, 會進入自我意識的快速發展期, 他們很多事情都希望能夠自己來。 此時給孩子備好一個專門吃飯的座椅、餐具等, 允許孩子把自己吃得亂七八糟。

Advertisiment

擔心孩子吃不飽的父母, 可以餵飯, 但一定是在固定的、比較單純的吃飯環境裡餵養。 並且最好能夠看著孩子的眼睛, 讓孩子“就著”你的微笑, 吃下每一口飯菜。

?2歲半以後, 父母就最好停止餵飯, 給孩子立好規矩, 放手由孩子自己吃。 要立的規矩包括:飯前半小時不吃零食;當頓飯不吃, 只能等到下頓了, 這中間沒有零食(零食只獎勵給吃飯棒的孩子)等。

?父母要懂得放慢腳步, 專心享受食物, 不倉促就餐, 不挑食。 有心的父母, 還可以給孩子備一套小廚具, 讓孩子跟你一起下廚房。

與此同時, 也有一些父母最好不要做的事:

?給孩子餵飯的父母, 千萬不要這麼喂孩子:趁著孩子玩玩具, 冷不丁塞進孩子嘴巴一大口飯;孩子前面跑,

Advertisiment
後面追著喂;強迫性地把孩子緊緊抱在懷裡, 或夾在兩腿間, 催逼著喂。 如果是前一種情況, 孩子玩得忘了吃, 那就直接告訴孩子, 現在是吃飯時間了, 想吃就到專門的就餐地點用餐(沒有電視、沒有玩具)。 還可以象徵性喂給孩子一口飯, 勾起孩子的食欲。

如果是後兩種情況, 那就說明孩子當下的確不想吃飯, 不樂意“被吃飯”, 那就不逼著孩子吃。 如果根據我們前述建議的規矩來, 父母放手, 孩子一般很快就會懂得:吃飯是他自己的事, 不想挨餓就得守規矩。

?孩子已經選擇了不想吃飯的時候, 不批評, 只是吃給孩子看, 要吃得香香的。 若大人都用完餐了, 孩子說想吃東西了, 不嘲諷, 溫和堅定地堅持規矩。 心軟的媽媽,

Advertisiment
可以為了孩子提前一點吃下一頓飯。

總之, 父母能夠做的, 就是把吃飯這件事“表演”得非常自然、輕鬆。 不跟孩子做太多“吃飯”的鬥爭。

要把孩子的胃, 交由孩子自己做主。 孩子餓一兩頓沒事。 怕的是, 過多的鬥爭, 更長遠地敗壞了孩子對食物的興趣。

我們現實中, 常常會看到一些父母, 一方面埋怨孩子光顧著玩兒不知道吃飯, 一方面追在孩子後面餵飯。

或者認為孩子沒吃飽, 非常焦慮地板著臉, 要求孩子再多吃一點。 還有的父母, 自己捧著飯碗盯著電視, 或者邊吃飯邊玩手機, 卻期待孩子吃飯更專心。

讓“吃飯”變成一件順其自然的事, 讓孩子對食物產生積極的情緒, 非常非常重要。 父母若懂得專心吃飯、把吃飯作為一種享受,

Advertisiment
孩子不愛上吃飯都難。

如果父母還是不知道從何入手, 那麼下面這些繪本, 推薦給大家。

▌美味的食物是如何做出來的?


《媽媽寶寶的食物繪本》

【日】真木文繪 文 石倉裕幸圖 黃超 譯

這是一套適合給孩子做食物啟蒙的繪本, 包括《蔬菜蔬菜, 切一切》、《小飯團、滾一滾》《水果水果, 咬一口》、《乾杯!咕嘟咕嘟》、《雞蛋敲一敲》、《各式各樣的麵包》, 適合0~3歲寶寶閱讀。

這套書不僅説明孩子認識平日給我們提供能量的各種食物, 還通過擬人化的方式向孩子簡單講述了食物從洗、切、烹調到裝盤的過程。

內容簡單, 但十分有趣, 你會發現, 食物不僅僅是靜止的存在, 它們更是鮮活的、有生命的, 它們會爭相恐後地對著你大喊:“咬一口, 再一口。 ”

吃飯甚至是準備食物的過程, 都變成了一件十分有趣的遊戲,自然而然地,孩子對食物就會建立其好感來,接受起來也會容易得多。

當然,給寶貝一起讀書的時候,父母不妨跟孩子做一些親密的互動,要知道,孩子對食物的認知是“外形、顏色、口味、香味、觸感等多種感官的綜合體驗”,父母繪聲繪色的講讀能更好地引導孩子喜愛食物,激發他們的聯想以及繼續探索食物的熱情。

當然,平時在準備食物的時候,不妨有意讓孩子多參與進來,“寶貝,請幫我拿一個長長的茄子。”

“寶貝,我們一起來做飯團吧。”甚至還可以帶著孩子去買菜,可請孩子幫忙選取食材,一起商量要如何做,相信有了主動參與的過程,孩子吃起飯來會更香。


《美味的朋友》

【日】山岡光 著

類似的繪本還有《美味的朋友》系列(共兩輯),以各種美味的食物為主人公,分別講述他們通過有趣的烹飪,變成美味可口的誘人食品的有趣經歷,“孩子從中可以找到吃飯的樂趣呢,並且懂得眾多健康食品的製作過程,感知為生命提供營養的食材,並培養健康的飲食習慣。”

▌人為什麼要吃飯?

《小身體大學問:我為什麼要好好吃飯》

【法】德洛努瓦 文 【法】蒂斯達爾 繪 梁依俏 譯

《小身體大學問》是一套從加拿大引進的少兒生理科普繪本,旨在帶領孩子走近我們的身體,為3~12歲孩子揭秘長大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兒,這是一套不錯的瞭解人體奧秘的繪本。

這本《我為什麼要好好吃飯》旨在回答兩個問題:為什麼要好好吃飯,以及吃什麼比較好的問題。

從中,孩子可以瞭解到,我們的身體就像一台不停運轉的發動機,它能保證我們正常地運動、遊戲、學習和睡覺等,而我們每天吃的食物可以為身體提供所需要的能量。是不是隨便吃什麼都可以呢?

當然不是,看了這張食物彩虹橋的圖片,或許孩子會開始更關注營養搭配了。

▌如何養成快樂的飲食習慣?


《不可思議的外賣》

【日】加岳井廣 著 【日】猿渡靜子譯

這是一個土豆和紅薯也能動手做飯的故事,講述的是兩個大懶蟲土豆和紅薯肚子餓了,誰也不想去做飯,只好叫外賣,結果卻遭遇了奇葩的外賣——大空盤子和大空碗跑到家裡來,而且他們還餓得不得了,想要吃咖喱飯和拉麵,還要求土豆和紅薯親自給他們做……

這是一本很好玩的繪本,充滿魔幻色彩,當然,這本書更重要的是向我們傳遞這樣一個資訊——對待食物需要一份感恩之心,而且只有用心去感受,才能體會到食物的美味;只有用心去做,才能做出美味的食物。

▌食物的旅程


《飯先生菜小姐》系列

【韓】李昭乙 著 袁玲潔譯

這是一套與食物相關的科普繪本,分別包括《大戰齲齒王國》《大戰心臟王國》《飯掃光星球》《流口水星球》《媽媽的魔術手》《神奇的蛋糕派對》,除帶領孩子認識不同的食物外,還用孩子能接受的語言,引導孩子更好地愛護自己的牙齒、保護腸胃以及認知心臟等,重在引導孩子關注自身,培養對自我的責任感,使孩子能夠更加健康地成長。

這套書十分重視細節,看著這些美味的食物,你是不是也忍不住流口水呢?當然,最有趣的還不僅僅在於吃,“要是我也能穿上宇航服,跟著金妮和比尼一起去身體裡探險該有多好?”或許你的小寶貝會發出這樣的感歎,還等什麼,跟著孩子一起暢想一下這樣的過程吧,或者,你也可以陪孩子一起找一找,金妮和比尼都藏在哪裡了?

對於大一些的孩子,父母還可以跟孩子一起讀一讀《鱈魚的故事》和《鹽的故事》,從歷史的角度瞭解一下食物的演進過程,或許他們會更加珍惜盤中的食物。

都變成了一件十分有趣的遊戲,自然而然地,孩子對食物就會建立其好感來,接受起來也會容易得多。

當然,給寶貝一起讀書的時候,父母不妨跟孩子做一些親密的互動,要知道,孩子對食物的認知是“外形、顏色、口味、香味、觸感等多種感官的綜合體驗”,父母繪聲繪色的講讀能更好地引導孩子喜愛食物,激發他們的聯想以及繼續探索食物的熱情。

當然,平時在準備食物的時候,不妨有意讓孩子多參與進來,“寶貝,請幫我拿一個長長的茄子。”

“寶貝,我們一起來做飯團吧。”甚至還可以帶著孩子去買菜,可請孩子幫忙選取食材,一起商量要如何做,相信有了主動參與的過程,孩子吃起飯來會更香。


《美味的朋友》

【日】山岡光 著

類似的繪本還有《美味的朋友》系列(共兩輯),以各種美味的食物為主人公,分別講述他們通過有趣的烹飪,變成美味可口的誘人食品的有趣經歷,“孩子從中可以找到吃飯的樂趣呢,並且懂得眾多健康食品的製作過程,感知為生命提供營養的食材,並培養健康的飲食習慣。”

▌人為什麼要吃飯?

《小身體大學問:我為什麼要好好吃飯》

【法】德洛努瓦 文 【法】蒂斯達爾 繪 梁依俏 譯

《小身體大學問》是一套從加拿大引進的少兒生理科普繪本,旨在帶領孩子走近我們的身體,為3~12歲孩子揭秘長大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兒,這是一套不錯的瞭解人體奧秘的繪本。

這本《我為什麼要好好吃飯》旨在回答兩個問題:為什麼要好好吃飯,以及吃什麼比較好的問題。

從中,孩子可以瞭解到,我們的身體就像一台不停運轉的發動機,它能保證我們正常地運動、遊戲、學習和睡覺等,而我們每天吃的食物可以為身體提供所需要的能量。是不是隨便吃什麼都可以呢?

當然不是,看了這張食物彩虹橋的圖片,或許孩子會開始更關注營養搭配了。

▌如何養成快樂的飲食習慣?


《不可思議的外賣》

【日】加岳井廣 著 【日】猿渡靜子譯

這是一個土豆和紅薯也能動手做飯的故事,講述的是兩個大懶蟲土豆和紅薯肚子餓了,誰也不想去做飯,只好叫外賣,結果卻遭遇了奇葩的外賣——大空盤子和大空碗跑到家裡來,而且他們還餓得不得了,想要吃咖喱飯和拉麵,還要求土豆和紅薯親自給他們做……

這是一本很好玩的繪本,充滿魔幻色彩,當然,這本書更重要的是向我們傳遞這樣一個資訊——對待食物需要一份感恩之心,而且只有用心去感受,才能體會到食物的美味;只有用心去做,才能做出美味的食物。

▌食物的旅程


《飯先生菜小姐》系列

【韓】李昭乙 著 袁玲潔譯

這是一套與食物相關的科普繪本,分別包括《大戰齲齒王國》《大戰心臟王國》《飯掃光星球》《流口水星球》《媽媽的魔術手》《神奇的蛋糕派對》,除帶領孩子認識不同的食物外,還用孩子能接受的語言,引導孩子更好地愛護自己的牙齒、保護腸胃以及認知心臟等,重在引導孩子關注自身,培養對自我的責任感,使孩子能夠更加健康地成長。

這套書十分重視細節,看著這些美味的食物,你是不是也忍不住流口水呢?當然,最有趣的還不僅僅在於吃,“要是我也能穿上宇航服,跟著金妮和比尼一起去身體裡探險該有多好?”或許你的小寶貝會發出這樣的感歎,還等什麼,跟著孩子一起暢想一下這樣的過程吧,或者,你也可以陪孩子一起找一找,金妮和比尼都藏在哪裡了?

對於大一些的孩子,父母還可以跟孩子一起讀一讀《鱈魚的故事》和《鹽的故事》,從歷史的角度瞭解一下食物的演進過程,或許他們會更加珍惜盤中的食物。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