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孩子吃飯,先操心以後才省心

六六是個小吃貨, 對食物有著極其澎湃的熱情, 一歲兩個月就實現完全自主進食, 平時發朋友圈, 六六那豪邁的吃相也逗樂了很多阿姨, 上幼稚園後也被老師多次表揚吃飯很好, 不用操心。

昨天有個朋友急的不行來找我, 說:“羅羅, 孩子不好好吃飯, 挑食, 到現在快上幼稚園了還不能自己吃飯, 這上學了可怎麼辦?”

所以, 結合平時裡的實戰經驗以及和營養師朋友的討論, 今天咱們就來分享一下經驗吧~

首先, 我們要弄清楚孩子為什麼不好好吃飯。 基本上總結就兩點:

1.沒有養成良好的進食習慣。

2.不餓。

Advertisiment

培養孩子良好的進食習慣, 說難也難, 說容易也容易。

從孩子六個月吃第一口輔食開始, 我們就應該遵循四要四不要的準則。 在這個過程當中, 家長要有耐心, 堅持不懈, 以戰略上重視, 戰術上同樣要重視的方針來對待。

前期習慣培養階段勞心費力些, 兩歲後養孩子就輕鬆很多很多了。

01

不追著喂, 不強迫進食

追著餵飯, 這似乎是所有老人在孩子不好好吃飯後下意識的舉動。

能吃一口是一口, 不好好吃飯不長身體怎麼辦?於是, 拿著碗勺, 追在孩子屁股後頭, 見縫插針的喂上一口。 可是追著餵飯很容易造成過度餵養, 更容易造成寶寶胃部發育不良。

甚至我在餐廳都看到過和孩子對抗激烈的場景, 媽媽抱著孩子, 爸爸捏著腮幫子,

Advertisiment
奶奶往嘴裡塞, 完全不顧孩子拳打腳踢鬼哭狼嚎不願意吃。

說真的, 我們成人也會有不想吃飯的時候, 如果有人強迫我們吃, 我們是不是有拍案而起, 掀桌子走人的衝動?

那想想孩子, 雖然是本著為他好的目的, 但是罔顧他的意願, 強迫進食, 追著喂, 只會讓他對吃飯這件事情越來越失去興趣。

02

不要怕髒

對於很多有潔癖的家長, 看到孩子吃飯弄的臉上身上桌上地上都是, 就很崩潰, 忙不迭的收拾, 給孩子擦臉擦手, 或者乾脆長期自己喂, 不允許不整潔的情形出現。

可是孩子在六七個月的時候, 就開始有學習吃飯的欲望, 第一個表現就是總喜歡用手去抓取食物。

但是這個時期的小朋友精細動作不夠熟練, 並且好奇心強,

Advertisiment
吃的時候拿著食物翻來倒去的研究, 於是弄的有點髒, 這都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

在這一點上, 我們家長需要給出足夠的時間和耐心。 要知道, 對食物感興趣, 才是孩子會好好吃飯的前提。

恰恰不能因為自己的感受而干涉孩子吃飯, 像開篇提到的那位朋友, 就是因為奶奶怕髒, 長年餵飯, 結果孩子一口飯都不會自己吃。

怕髒, 穿好吃飯衣, 餐椅下邊鋪好報紙, 這些小技巧都是會減輕家務勞動的好辦法, 而心理上的障礙, 則需要家長自己來調整克服了。

03

不要過早加鹽加調料

孩子不好好吃飯的時候, 老人總會很篤定的冒出一句:沒有加鹽不好吃吧。

但實際上這是錯誤的觀點。 媽媽們需要堅持的原則是儘量保證1歲內無糖無鹽,

Advertisiment
1歲後少鹽少油少糖。

清淡的口味不但有利於保護孩子們尚且幼稚的腎臟, 對其不挑食, 良好的進食習慣更有著莫大的好處。

很多寶寶雖然肯老老實實吃飯, 但是挑食的毛病也是讓媽媽們頭疼不已。 所以再碰到挑食的問題的時候, 想想這塊是否沒有做好呢?

六六愛吃飯, 很大程度上就跟她從小口味清淡有關, 對食物原本的味道極其敏銳, 任何簡單烹飪的食物都能得到她發自內心的熱愛。

04

不要給太多零食水果

孩子的胃就那麼點大, 被零食水果塞滿了, 到了吃飯的時候自然不想吃。 雖然我們下午應該給孩子適當補充一點水果優酪乳, 但是不要過量, 並且不要在靠近飯點的時候吃。

說完了四不要方針,

Advertisiment
自家小主不好好吃飯的時候, 大家看看是否都做過這些不應該做的時候, 然後就形成惡性循環, 寶寶不好好吃飯這件事情就越演越烈了。

那麼, 該怎樣培養孩子良好的進食習慣呢?

做好下邊四要方針, 輕輕鬆松的就能培養出小吃貨了。

01

坐在餐椅上規律時間吃飯

規律時間, 坐在餐椅上, 這是家長從一開始就要給孩子形成的好習慣。

如同安全座椅一樣, 這是她生活中必須遵守的規則, 吃飯就得坐在餐椅上。

當然了, 六六上幼稚園後拒絕坐高腳餐椅, 要求有自己的餐桌餐椅, 這我是認同的, 因為她覺得自己長大了, 高腳餐椅是小寶寶坐的。

給孩子一個良好的就餐環境, 關掉電視, 沒有玩具, 不要在他進食的時候有讓他分心的東西。 那麼,給下一步培養自主進食打下良好的基礎。

02

給孩子自主進食的機會

我們應該鼓勵孩子自主進食,儘管最開始都避免不了狼狽的場景。

但是孩子就是在這種熟悉的過程中,一點一點的得到鍛煉,從只會用手抓食物笨拙的往嘴裡塞,到可以用勺子精確的把食物放進嘴裡,這是一個過程,我們家長要做的,就是給她們機會來嘗試。

給碗裡盛好白米飯,給寶寶一把勺,家長在旁輔助喂菜喝湯。

一次白米飯,一次菜這樣間隔,偶爾穿插幾口湯,到孩子可以完全自己吃,慢慢的自主進食就會熟練的。

自主進食不但能增加孩子對食物的興趣,而且還鍛煉手眼協調能力和手指小肌肉的發育功能,何樂而不為呢?

在他們一點一點的進步的時候,適當的給予鼓勵表揚,更能增強孩子的自信心,愛上吃飯就更容易了。

03

豐富食物的種類改變食物的造型

食物豐富,種類變化多,這個是我們家長在準備食材的時候需要注意的事情。

很多家長都會說:我家孩子就喜歡吃麵條。或者我家孩子只喜歡吃肉不吃蔬菜等等。

嘿嘿,我們上得了廳堂,下得了廚房的現代女性還鬥不過這些幼齒小主嗎?不能明著吃,我們還不能暗著給啊。

白煮蛋不吃就做雞蛋羹,蔬菜炒著不吃剁碎了包餃子吃,給食物換個花樣,改頭換面一下。變變烹飪方式,換個擺盤,或者做成一些愛心花朵動物造型的形狀,吸引他們的注意力。

以著小主們區區幾歲的歷練,想必不是那麼容易被識破的。

再佐以誘導,必須吃這個會變漂亮,吃這個長高高,吃這個變聰明等等,培養小吃貨們指日可待。

04

和孩子一起坐下來吃飯

言傳身教是最好的教育方式。從心理上來說孩子會有被尊重感,我在和父母一起吃飯,做一樣的事情。從學習能力上,孩子是很擅于模仿大人的動作。所以,和他一起吃,而不是讓他吃飯。

好了,如果這些都不管用,那麼我們可以使出終極大招——餓著。

當他沒有饑餓感的時候,再好的食物也是無味的。不想吃那就不吃,下頓飯再吃,在這期間,零食水果統統沒有,在讓孩子下餐椅之前明確告知這一點,家長也要嚴格遵守。

願大家的寶寶都是一個小吃貨,身體健康,快樂成長~

那麼,給下一步培養自主進食打下良好的基礎。

02

給孩子自主進食的機會

我們應該鼓勵孩子自主進食,儘管最開始都避免不了狼狽的場景。

但是孩子就是在這種熟悉的過程中,一點一點的得到鍛煉,從只會用手抓食物笨拙的往嘴裡塞,到可以用勺子精確的把食物放進嘴裡,這是一個過程,我們家長要做的,就是給她們機會來嘗試。

給碗裡盛好白米飯,給寶寶一把勺,家長在旁輔助喂菜喝湯。

一次白米飯,一次菜這樣間隔,偶爾穿插幾口湯,到孩子可以完全自己吃,慢慢的自主進食就會熟練的。

自主進食不但能增加孩子對食物的興趣,而且還鍛煉手眼協調能力和手指小肌肉的發育功能,何樂而不為呢?

在他們一點一點的進步的時候,適當的給予鼓勵表揚,更能增強孩子的自信心,愛上吃飯就更容易了。

03

豐富食物的種類改變食物的造型

食物豐富,種類變化多,這個是我們家長在準備食材的時候需要注意的事情。

很多家長都會說:我家孩子就喜歡吃麵條。或者我家孩子只喜歡吃肉不吃蔬菜等等。

嘿嘿,我們上得了廳堂,下得了廚房的現代女性還鬥不過這些幼齒小主嗎?不能明著吃,我們還不能暗著給啊。

白煮蛋不吃就做雞蛋羹,蔬菜炒著不吃剁碎了包餃子吃,給食物換個花樣,改頭換面一下。變變烹飪方式,換個擺盤,或者做成一些愛心花朵動物造型的形狀,吸引他們的注意力。

以著小主們區區幾歲的歷練,想必不是那麼容易被識破的。

再佐以誘導,必須吃這個會變漂亮,吃這個長高高,吃這個變聰明等等,培養小吃貨們指日可待。

04

和孩子一起坐下來吃飯

言傳身教是最好的教育方式。從心理上來說孩子會有被尊重感,我在和父母一起吃飯,做一樣的事情。從學習能力上,孩子是很擅于模仿大人的動作。所以,和他一起吃,而不是讓他吃飯。

好了,如果這些都不管用,那麼我們可以使出終極大招——餓著。

當他沒有饑餓感的時候,再好的食物也是無味的。不想吃那就不吃,下頓飯再吃,在這期間,零食水果統統沒有,在讓孩子下餐椅之前明確告知這一點,家長也要嚴格遵守。

願大家的寶寶都是一個小吃貨,身體健康,快樂成長~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