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孩子吃飯不乖怎麼辦

孩子吃飯不乖怎麼辦
許多家長常會發現, 一頓飯下來孩子沒吃幾口、吃飯時不專心, 儘管爸媽們用盡了所有的方法威脅利誘, 寶寶還是一口飯也不肯吞進嘴裡, 看在父母的眼中除了生氣之外, 更多了一些憐惜。
關乎“權利之爭”的問題
家中的寶寶不肯在吃飯的時間裡乖乖地吃飯, 與父母本身的態度有密不可分的關係。 “肚子餓了, 便想吃飯”這是每個人與生俱來的本能, 如果孩子的肚子真的很餓了, 就不會有不肯吃飯的問題, 因此, 寶寶“拒絕吃飯”的理由多數來自想與父母做“權利之爭”。 由於父母對孩子不肯吃飯的行為不瞭解及不放心,

Advertisiment
聰明的孩子們便會抓住父母的弱點, 以不吃飯的行為做為與父母交換條件的籌碼, 歐姿秀老師表示, 面對這樣的問題父母應該具有:知道孩子的真正需要及理解孩子的行為能力, 如此才能正確的因應孩子不肯乖乖吃飯的問題。
父母應該避免的態度
父母除了不要讓孩子察覺自己對他不肯吃飯的行為產生擔心及焦慮的心態之外, 也應該避免出現以下的態度:
1、家中存放過多的零食:
如果孩子無時無刻都在吃零食, 一到應該吃飯的時間, 孩子自然就吃不下飯, 更嚴重的會造成孩子營養不良。
2、放任孩子邊吃邊玩:
孩子邊吃邊玩的結果, 便會延長吃飯的時間, 等到下一頓吃飯的時刻到了,
Advertisiment
寶寶卻因此而還不餓, 當然就不肯乖乖地坐下來吃飯了。
3、不愉快地吃飯時刻:
許多的職業父母在自己趕著去上班或是工作忙碌的時候, 便會不自覺地要求寶寶吃快一點, 如此便會使孩子對“吃飯”這件事產生不愉快的經驗, 因而排斥吃飯。
4、以利誘的方式對待:
父母如果以利誘的方式叫孩子吃飯, 久而久之, 便會讓孩子以“吃飯”這件事當作交換條件, 造成孩子成就的價值觀。
讓孩子喜歡吃飯的秘訣
1、大人本身養成正確的飲食習慣
“言教不如身教”。 小孩子的模仿能力極強, 如果大人們本身的飲食習慣不正常, 或者常常隨便以零食裹腹, 自然沒有理由去要求孩子遵守定時吃飯習慣。
2、固定的開飯時刻
儘量做到吃飯的時間一到,
Advertisiment
全家人一同在餐桌上用餐的習慣, 並規定孩子須吃完自己的那一份餐, 如果孩子不吃完, 就算他等一下餓了, 也不要再給他任何零食, 久而久之, 孩子便會養成定時、定量的習慣。
3、減少正餐之外的食物
雖然零食的給予有其必要性, 然而卻不可過量, 尤其垃圾食物儘量不要給予, 才能避免孩子因多吃了一些零食, 造成“本末倒置”吃不下正餐。
4、促進孩子的食欲
孩子肚子不餓當然吃不下飯, 若父母只一味地強迫孩子進食, 反而會造成反效果, 試著促進孩子的食欲, 如:增加他的活動量, 他的肚子真正感到餓了, 自然不會抗拒吃飯。
5、選購孩子喜愛的餐具
孩子都喜歡擁有屬於自己獨有的東西, 替孩子買一些圖案可愛的餐具,
Advertisiment
可提高孩子用餐的欲望, 如能與孩子一起選購更能達到好效果。
6、多花心思在菜色上做變化
在飲食均衡的條件下, 父母可以多種類的食物取代平日所吃單純的米飯、麵條。 例如:有時以馬鈴薯當成主菜, 再配上一些蔬菜, 也能擁有一頓既營養又豐盛的餐點。
7、讓孩子參與做飯的過程
例如:上市場買菜、幫忙提回家、一起清洗水果……等等, 甚至可詢問孩子的意見, 請孩子協助您一起做飯, 孩子不但能有參與感, 同時也能因而瞭解做一道菜之前的每樣步驟, 進而更喜愛吃飯這件事。
8、為吃飯增添趣味性
在喂孩子吃飯時, 加入一些輕鬆、活潑的語氣, 讓吃飯不再只是吃飯而已, 將吃飯時刻與方式變成有趣的事情。
Advertisiment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