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孩子吃飯“管”還是“不管”

吃是人的一種天性, 它怎麼可能需要費那麼大力氣去讓孩子張嘴呢?十多年前有句非常有名的廣告詞:“喝了娃哈哈, 吃飯就是香”, 賣的是一種據說可以促進小兒食欲的口服液。 該產品為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企業賺進了第一桶金, 而且是很大的一桶金, 小企業迅速變成大企業, 最終企業及企業創始人都名揚天下―這反證了一個令人吃驚的現象:現在, 不愛吃飯的小孩太多了。 我見過不少為此憂心仲忡的家長, 他們為了孩子吃飯真是費盡了心思, 用盡了各種方法。

斯巴克先生認為, “每個兒童生來就有一套自行調節進食數量和種類,

Advertisiment
滿足正常生長發育需要的精妙的生理機制”也就是說孩子自己最清楚自己想吃什麼, 該吃多少。 大人不要管, 他就能正常發展自己的飲食功能;而家長在這方面如果經常干涉孩子, 事情就會變糟。 “要知道兒童有一種被逼急了就要頂牛的本能。 吃什麼要是吃得不高興, 下次見了就討厭。 催逼兒童吃飯是無益的, 反而會進一步敗壞食欲, 使之長期得不到復原。

如果孩子已出現了厭食症狀了, 家長要注意改變態度, 在孩子的吃飯問題上態度平淡, 吃多了不表揚, 吃少了不批評, 這個問題上始終平和愉快, 讓孩子不再因為吃飯的問題而感覺有壓力。 孩子拿起飯碗時心理上輕鬆, 才有可能產生正常食欲。

Advertisiment
家長要有耐心, 這份耐心不是來自你強壓焦慮的暫時的鎮靜, 而應該來自你正確認識後徹底的坦然。 家長也不要在各種食物間劃杠杠, 不能說這個有營養要多吃, 那個沒營養要少吃。 有沒有營養要靠家長在做飯時調節。 拿上桌的食品就要允許孩子自己選擇。 讓孩子自己吃飯, 不要喂。 經常餵飯會影響孩子的食欲, 而且影響兒童手部技能和肢體技能的發育。 不要和孩子在吃飯的問題上談條件。 比如有的家長總喜歡說你要是好好吃飯, 我就給你買玩具或帶你出去玩, 這一類的話都會對孩子吃飯造成消極影響, 而且教會他用無理要求來要脅父母。

那麼如何讓孩子有正常的食欲?這其實非常簡單,

Advertisiment
就是四個字:順其自然。 家長在孩子的吃飯問題上不強迫不焦慮, 相信孩子知道自己吃多少。 孩子某一天胃口大開, 什麼都想吃, 某一天卻什麼都不想吃, 這都正常。 從一開始你就只是注意食品的營養搭配, 把應該給孩子吃的東西拿上桌子, 但他吃哪一種, 吃多少只是自己的事, 那麼孩子就不會出現厭食的情況, 你在這件事上就做得又簡單又成功了。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