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孩子再任性也不能隨便打

有些孩子確實比較任性。 有的孩子一出去逛街就要買東西, 不買就撒潑打滾;還有的孩子脾氣暴躁, 誰說話都聽不進去, 家長真是有點束手無策了。 那麼, 對待任性的孩子, 家長究竟需要什麼法寶呢?

孩子成長過程中有兩個反抗期, 一個是青春期, 孩子會經常表現出和家長頂嘴, 表現出叛逆的傾向;另一個時期從孩子三歲時就開始了, 這個時候的小孩特別任性, 愛撒潑, 甚至會在大庭廣眾之下給家長難堪, 家長不給買東西就吵鬧的孩子就正處在這一時期。

孩子和家長的關係有時候就像是在鬥智鬥勇,

Advertisiment
為了讓孩子健康地成長, 家長需要掌握一些技巧, 有自己的親子兵法。 為了讓家人幸福平安, 讓孩子養成良好的習慣, 每一個家長必須都得掌握幾項“絕技”。 當孩子在地上撒潑的時候, 家長一定堅守陣地。 在這個時候, 家長一旦服軟, 孩子下一次撒潑的時間就會更長。 為人父母, 必須心中有數, 胸有成竹――一一定要跟撒潑的孩子“抗爭”到底!這樣做的目的很明確, 為了孩子再不撒潑。

媽媽們比較容易心軟, 孩子正是利用了媽媽愛面子的特點, 故意用撒潑的方式脅迫媽媽。 在這個時候, 平日文靜嫺熟的媽媽要咬牙堅持住, 擺出一副滿不在乎的樣子, 給孩子個下馬威。 孩子會大吃一驚, 沒想到媽媽跟自己想的不一樣, 居然這麼堅強,

Advertisiment
這麼無所謂。 孩子自然就灰溜溜地起來了, 以後也不敢再造次。 要想管好孩子, 娘一定要比孩子還潑, 可謂話糙理不糙。

還有些孩子, 年紀小, 脾氣可不小。 家長和老師輪番上陣他都愛理不理, 逼得家長動用了武力。 可是罵過打過之後, 孩子還是老樣子, 真是讓家長又傷身又費心。

對付這樣的孩子, 最好的方法就是跟他立規矩。 比如說, 跟孩子約定每個星期買一次玩具, 每週六全家一起去逛商場的時候, 家長一定要給孩子買。 規矩不只是針對孩子的, 雙方都要遵守。 家長一定要讓孩子明確什麼時候能得到自己想得到的東西, 這樣孩子的生活有了規律, 希望也都不會落空。 這是一個需要長期堅持的過程, 不能說今天心情好,

Advertisiment
小孩一要就給買;明天心情不好, 小孩怎麼需要都不買了。 這樣只會塑造出一個焦慮而缺乏信任的孩子。 家長每個星期六帶著孩子買一件玩具, 孩子會在心裡對父母充滿感恩――媽媽對我可好了, 每個星期都給我買玩具。 ”這樣孩子就不會反復無常地提要求時間長了, 就不會鬧、不會任性了。

家長要牢記一個準則――絕對不能打孩子。 否則就會進入惡性循環的怪圈。 你的孩子學習不好, 你不能打他, 正因為你打他打得多, 他的脾氣才會暴躁。 凡是打孩子的、打老婆的, 都是無能的人。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