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孩子不聽話父母應該怎麼辦

孩子不聽話, 父母應該怎麼辦好呢?前幾天媽媽的幾位同學來家裡做客, 媽媽特意把寶寶拉到同學面前, 讓他與客人們打招呼。 誰知任憑媽媽怎麼說, 寶寶就是不吭聲。 聽著大人們的談話, 寶寶卻又談性大發……對於不聽話的寶寶, 媽媽會有什麼應付的方法呢?

媽媽的幾位同學來家裡做客, 媽媽特意把寶寶拉到同學面前, 讓他與客人們打招呼。 誰知任憑媽媽怎麼說, 寶寶就是不吭聲。 聽著大人們的談話, 寶寶卻又談性大發, 和一個叔叔大聊特聊起自己要好的女同學來, 又是喜歡又是愛的, 客人們聽得面面相覷。

Advertisiment

媽媽尷尬極了, 把寶寶拉到房間, 厲聲說:“你今天怎麼這麼不懂禮貌?剛才不和叔叔阿姨打招呼, 現在又在那亂說話!”寶寶有點嚇住了, 低著頭不敢吭氣。 “等客人走了再和你算帳。 ”媽媽對寶寶做了個威脅的手勢, 走了出去。 一會兒寶寶出來了, 變得小心翼翼的, 不時偷看媽媽的臉色, 叔叔阿姨們逗他說話, 他也不再出聲了, 一臉乖孩子的表情。

“你亂說什麼!”媽媽沖過去, 一把扯過寶寶, 點著他的鼻尖罵, “你怎麼可以這麼說話?該說話時你不說, 不該說話時亂說, 不知道的人還以為我沒教過你……”寶寶被媽媽暴怒的語氣和表情嚇壞了, 臉漲得通紅, 眼淚也流了下來, 跑回了自己房間。 客人們勸媽媽不要生氣, 畢竟孩子還小。

Advertisiment
媽媽不以為然地笑了笑:“這叫‘當面教子’, 必須讓孩子在事實面前馬上就認識到自己的錯誤……”

媽媽微笑著聽著, 沒有打斷寶寶對自己幼稚園“女朋友”的描述, 後來乾脆也加入了談話:“沒錯, 那是我兒子的‘夢中情人’。 不過, 我告訴過他, 要想做那個女孩兒的男朋友, 就要成為幼稚園裡最優秀的, 而且要一直努力才行。 不然, 可就沒有什麼機會了。 ”寶寶聽媽媽這樣說, 不由得握緊拳頭, 興奮地叫了起來:“我要做最棒的!”

孩子不聽話的原因分析:

從寶寶呱呱墜地一切都依賴、聽從于父母, 到他慢慢長大, 開始變得不那麼聽話、順從, 這是孩子具有獨立意識的表現。 如果做父母的簡單、粗暴地對待這種不聽話、不順從, 那麼他長大後就可能變得或過分順從,

Advertisiment
或過分固執, 在社會生活中不能順利發展。

場景一中的媽媽, 可以說瞭解一些家教的知識, 在對孩子的表現有意見時, 沒有在客人面前當面斥責他, 而是把他叫進了另外一個房間, 有效地保護了孩子的自尊心。 但她與孩子談話時的指責、訓斥既讓孩子不明白他怎麼“亂說話”了, 也易使孩子的社交心理出現陰影, 在潛意識裡將與人交往和媽媽的訓斥聯繫到一起, 影響其以後的社交生活。

場景二中的媽媽犯了個錯誤, 她還在用“當面教子”這種古老的方法來教育孩子, 完全忽視了對孩子獨立人格和自尊心的尊重, 同時孩子對自己的“錯誤”不明就裡, 根本起不到“教子”的作用;更為嚴重的是, 這種教育方法極易讓孩子認為自己很沒用,

Advertisiment
失去與人交往的自信。

場景三中媽媽的做法才是恰當的。 孩子有孩子成長的環境, 有他自己理解事情的方式。 家長對孩子的成長首先要給予理解, 不必驚慌失措;其次是給予尊重, 保護孩子的自尊;在這兩個前提下, 給予孩子積極而恰當的引導。 場景三中媽媽的一席話, 體現了這種理解、尊重和引導, 是可取的。 當然, 場景中的引導還是簡單的, 但只要家長注意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貫穿這三個方面, 那麼, 孩子的社會化發展將會是健康的。

相關用戶問答
  • 1回答

    孩子不聽話父母怎麼辦

    孩子不聽話是有原因的,在很多時候他們都是調皮搗蛋的,這是很多家長都感覺到很難處理的頭等大事。 調皮是孩子的天性,可以說小孩子皮不調皮我覺得還不正常呢?那麼怎麼對待這些調皮鬼呢?我認為,不必強求,按照... [詳細答案]

  • 1回答

    孩子不聽話父母應該怎麼辦?

    孩子不聽話是有原因的,在很多時候他們都是調皮搗蛋的,這是很多家長都感覺到很難處理的頭等大事。 調皮是孩子的天性,可以說小孩子皮不調皮我覺得還不正常呢?那麼怎麼對待這些調皮鬼呢?我認為,不必強求,按照... [詳細答案]

  • 1回答

    孩子不愛吃飯,應該怎麼辦?

    你好,還是挑食厭食都有可能是缺鋅導致的,建議帶孩子去檢查下微量元素,看看是否缺鋅。 [詳細答案]

  • 1回答

    孩子不小心發燒應該怎麼辦?

    孩子的居室環境一定要通風,有時候家長就是把門窗都密閉起來,特別是在冬天,這樣不適合,也不利於細菌病毒的流通,空氣流通對氣體的交換很重要。如果室內很乾燥就要加加濕器。夏天一般室溫下,就是空調下,室溫以... [詳細答案]

  • 3回答

    孩子的作業父母應該怎麼看待?

    作業本身就是孩子的,父母總是擔心孩子完不成,會逼著哄著孩子做好作業,這就變成了“父母的作業”,孩子會覺得為父母做作業,而不是自己。 父母擔心孩子沒做完作業會學習跟不上,受到老師懲罰。其實適當讓孩子承... [詳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