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孩子不滿3歲入幼稚園危害大

開學季又到, 為了滿足媽媽們工作家庭兩頭兼顧的需要, 不少媽媽讓剛過2歲或2歲半的孩子插班上幼稚園, 除了面對寶寶嚎啕大哭的表像, 其實寶寶的內心除了恐懼, 還將會對年幼的寶寶造成一系列的不良後果, 他在幼稚園會遭遇些什麼呢?他能適應幼稚園的生活嗎?把這麼小的孩子送到幼稚園, 到底是利大於弊, 還是弊大於利呢?

危害一:太早入託孩子更富有攻擊性

澳大利亞兒童教育專家指出, 那些很早就脫離父母到幼稚園的孩子更容易發展攻擊性性格、反社會行為以及其他的心理問題,

Advertisiment
這樣的孩子在日後會遭遇人際關係問題, 不容易與人建立密切的關係。

英國兒童問題權威人士也發出了同樣的警告。 他們經過多年研究發現, 由父母養育的孩子比在幼稚園、由保姆照顧或交給親戚照顧的孩子在各方面表現得都更為優秀, 他們在生理、心理和智力方面都好於其他對照組的孩子。

兒童專家指出, 過早上幼稚園會嚴重影響幼兒的大腦發育、情感發展、社會行為、認知能力培養, 另外他們的身體發育也遲緩, 腦發育異常, 這些都是與沒能得到一對一家庭關懷有關, 所以專家建議應該讓幼小的孩子在溫暖安全的家庭環境中成長, 而不是過早地將他們送往幼稚園。

危害二:孩子還小, 被傳染生病是常有的事

正如文章開頭列舉的那個事例一樣,

Advertisiment
年齡過小的孩子本身抵抗力就差, 一瞬間離開父母會引發很多身體上的不良反應:

1、上幼稚園後產生的嚴重的分離焦慮, 會讓一些孩子產生軀體化症狀, 比如頭痛、胃痛、噁心、嘔吐、發燒等。 這種軀體化的症狀也是嚴重焦慮的身體的反應, 這種身體反應的目的就是為了引起父母的關注。 而且, 太小的孩子身體免疫系統還不夠強大, 與人接觸時很容易被傳染生病。

2、年幼的孩子抵抗力比較小, 而幼稚園是一個公共場所, 再好的幼稚園也不會像家裡一對一的照顧那麼好。 年齡越小的孩子與父母的分離焦慮越強烈, 這種情緒會影響孩子的進食, 進而會影響孩子的抵抗力, 就特別容易生病。

Advertisiment

危害三:再好的老師也不能代替媽媽

小虎的媽媽說:我兒子2歲多了, 因為一家人都寵著他一個, 現在孩子的自理能力非常差, 於是我堅持把他送進了幼稚園, 把孩子送進幼稚園並不是想學多少知識, 而是想讓他學會和別人相處, 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 像是如何找朋友玩啊、跟朋友生氣了又怎麼辦, 她認為與人相處的技巧比文化知識來的重要。 這些都只有在幼稚園裡才能學得到。

幼稚園裡的老師一般是一個人照顧數個孩子, 她無法同時滿足這些孩子的需要:喝奶、撒尿、遊戲、呵護等。 不要認為嬰兒不懂事, 他們的要求得不到回應和滿足時會讓他們產生一種孤獨感, 表現為煩躁哭鬧, 這是情感缺失造成的後果。

Advertisiment

專家則認為:兩歲半以下的孩子就該受到媽媽一對一的關愛, 父母共同養育是最理想的方式。 如果要想讓幼兒的大腦健康發育, 就需要對其進行愛的刺激, 父母與孩子的交互作用是最好的刺激, 而幼稚園中缺乏的就是這種影響, 再好的老師和學校也無法替代母親的職能。

危害四:入園過早淡了親情, 易致情感問題

樂樂媽媽都是在職場打拼的年輕父母, 倆口子的工作又忙, 無奈之下他們讓兩歲四個月的孩子上了幼稚園小班, 而且還是全托。 剛開始孩子非常不情願去, 每次去都哭得很厲害, 孩子適應幼稚園之後反而對班上的保育員產生了依賴, 回家後與父母親熱一陣之後就自已呆在電視機前看動畫片,

Advertisiment
與爸爸媽媽講話明顯少了很多。

6個月-2歲是孩子與父母的特殊情感連接階段, 直到2歲左右孩子與同齡人主動性社交才開始萌芽, 2歲半左右孩子邏輯和秩序感才逐漸建立, 過早入園會導致孩子由於心智發展不夠成熟, 缺乏安全感, 控制情緒的能力減弱等, 這對孩子今後開展人際活動、控制心理壓力都會產生影響。

兒童教育心理學專家認為:按照國家有關規定, 小班孩子的入園年齡應滿3周歲。 超前入託對孩子帶來的危害是無法彌補的, 因此, 建議家長們最好在孩子達到規定的年齡再讓孩子入園, 幼兒在3歲之前仍處在親子依戀階段, 最好以家庭撫養為主;父母為孩子做一切決定的前提是為了孩子能夠更好、更快樂的成長!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