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孩子三歲前一定要玩的十個親子遊戲!

1、嬰兒撫摸操

給嬰兒做撫摸操不僅能促進嬰兒和父母之間的感情, 還有利於寶寶的健康如幫助寶寶加快新陳代謝、減輕肌肉緊張等。

2、躲貓貓

幾個月的寶寶往往對事物是客觀存在的這一本質現象沒有意識, 因此躲貓貓遊戲會給他們帶來神奇的感受, 刺激大腦的發育!

具體媽媽們可以用一張乾淨的紙或布蓋住自己的臉, 再拿開, 不停反復, 還可以和寶寶說:媽媽不見了!媽媽出現了!

3、小手拍拍

跟六個月左右的寶寶就可以開始玩小手拍拍的遊戲了。 媽媽們可以邊唱邊和孩子互動:"小手拍拍, 小手拍拍,

Advertisiment
手指伸出來, 眼睛在哪裡?眼睛在這裡, 用手指出來!"這個遊戲主要是能説明孩子更快的認識自己的身體器官。

4、手指腳趾來表演

當寶寶能意識並控制自己的身體時, 可以和寶寶玩手指腳趾來表演的遊戲, 促進手腳的精細動作發育。 具體方法如:父母伸出大拇指跟寶寶說"我是大拇指哥哥, 你是誰?"讓寶寶也伸出一隻手指並回答伸出的是哪一根手指等。

5、哭臉還是笑臉

哭臉還是笑臉的遊戲重點在於培養孩子對情緒的理解, 促進孩子情商的發育!具體玩法:年齡小的孩子可以準備兩個畫好的表情, 一個哭臉, 一個笑臉, 再由媽媽提供一個場景, 如:小妹妹的霜淇淋掉了, 她哭了, 寶寶說哪個是哭了?對年齡更大點的,

Advertisiment
父母可以讓孩子自己畫出對應的表情。

6、聽音拍手

聽音拍手這個遊戲的主要目的就是刺激小孩聽覺的發育, 遊戲規則很簡單, 爸爸媽媽提供一組成語, 讓孩子聽到某一種類型的就拍拍手, 如提供“桌子, 蘋果, 霜淇淋, 沙子…”而要求孩子聽到吃的就拍拍手。

當然, 除了聽覺, 人還有其他的感覺, 所以蒙眼嘗食物等延伸遊戲就不再多介紹!

7、講故事, 問問題

孩子的記憶力往往是家長非常關心的一塊, 講故事問問題在一定程度上不僅能使孩子的注意力集中, 同樣增強了孩子的記憶力。 遊戲方法則顧名思義, 就是由父母講一個簡單的故事, 之後再對故事中一些場景對孩子進行提問, 需要注意的是問題一定要簡單直接以便孩子接受!

Advertisiment
8、反向推理

“冬天冷, 夏天…”“爸爸是男人, 媽媽是…”類似這樣的問題遊戲看上去簡單, 但是對培養孩子的邏輯推理能力卻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9、小熊家做客

通過遊戲場景設定做客的情節, 告訴孩子如何文明禮貌的去別人家做客!

10、家族樹

由於現在社會上危險很多, 而父母不可能時時刻刻呆在孩子身邊, 那麼讓孩子記住家人的名字和聯繫方式就至關重要了!家族樹則是將機械的記憶家人名字等資訊的方式換成遊戲來進行, 父母可將孩子的名字寫在最底下, 再根據人物關係依次展開枝葉!

以上提供的十種遊戲分別從孩子不同的方面提升了孩子的能力, 當然, 遊戲方式也是靈活的, 大家完全可以根據自己的想法變化遊戲的規則,

Advertisiment
重要的是和孩子玩的開心就好!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