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孩子“吃虧”了怎麼辦?教他忍讓還是打回去?

假期, 社區的孩子們每到傍晚都會聚在一起玩耍。 剛開始大家玩得挺開心的, 誰知, 當璐璐的玩具水槍被隔壁男孩小宇搶走時, 她竟然揮起巴掌打了小宇的腦袋。 小宇奶奶問璐璐為何打人, 璐璐振振有詞地說:“我媽媽說了, 誰要欺負我, 我就打誰, 不能吃虧。 ”

洋洋原本一直和鵬鵬非常要好, 每天都一起玩。 但最近兩人很少在一起玩了。 原來, 兩人一起玩時, 鵬鵬老是欺負洋洋。 洋洋奶奶不許孫子跟鵬鵬玩。 鵬鵬回家告訴媽媽, 結果鵬鵬媽媽也不讓他們玩了。

面對孩子在外面“吃虧”了, 教他忍讓還是打回去?面對“吃虧”的寶寶,

Advertisiment
家長該如何對待呢?

對此, 浩浩的媽媽這樣教育兒子:“你不能主動打人, 但如果別人先打你, 你堅決還手, 哪怕打不贏, 至少讓對方知道你不好惹。 ”在她看來, 男孩子應該像男孩子, 不能太懦弱。

茜茜的媽媽則說:“我家茜茜也會遇到這些問題, 鄰居的小女孩跟她玩時, 有時會罵人或打人, 茜茜就讓她走, 作勢要打她。 事後我對她說, 如果有人打你, 你就跟他說, ‘老師說了, 打人的不是好寶寶, 沒人喜歡的, 我也不會跟你玩了。 ’我覺得最好不要還手, 如果打不過對方, 吃虧的還是自己的小孩。 這時應和對方講道理, 如果不聽, 然後遠離他。 ”

“我家寶寶被別人欺負時, 我不會及時去幫她, 只是在旁邊看她如何去處理這件事情。

Advertisiment
之後才去分析打架的原因, 當然各打50大板。 我覺得小孩子之間正常的碰撞是不可避免的, 而且孩子始終要長大離開家人, 要用聰明才智去解決問題, 而不是武力。 吃點虧也沒什麼, 以後成長的路還長呢……”媛媛的媽媽這樣說。

外國語學校蔣思思老師說, 孩子們之間的打鬧是很平常的事情, 只要不存在肉體傷害, 家長盡可能不要介入, 要讓孩子自己去解決糾紛。 其實在絕大多數情況下, 小孩子打架根本不需要調解, 打人的寶寶還不太能分辨是非, 多數不是故意的;而被打的寶寶, 通常也不記仇, 過一會兒就忘了。 而大人一旦介入, 就變得複雜了, 本來是小孩子之間的小摩擦, 結果可能演變成兩家大人之間的矛盾。

有的父母因為擔心寶寶太軟弱再受人欺負,

Advertisiment
可能就會這樣教導寶寶:“他再打你, 你就狠狠地揍他。 ”但是, 教寶寶打回去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辦法, 寶寶也有可能出現另外一個令父母頭痛的問題:只要遇到不如意的事情就會打別人。 遇到這種情況, 不能教孩子以暴制暴, 但也不能一味退讓, 當孩子遇到不友好行為時, 你可以這樣教育孩子:“當有小朋友想打你時, 不要怕他, 抓住他的手並制止他, 並告訴對方, 你是不對的, 你不可以打人。 ”而老是打人或搶別人玩具的寶寶的家長也要讓孩子明白他的行為是不對的, 要引導孩子以正確的方式和小朋友相處。 如果孩子小時候懂得不吃虧, 長大以後有可能成為小霸王, 以後也會很難與他人相處,
Advertisiment
這樣不利於他們成長。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