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孕檢B超顯示胎兒在吐泡泡 原來是良性腫瘤

寶寶健康平安出生是每個媽媽的願望, 然而文中這位名叫泰咪(Tammy Gonzalez)的准媽媽在做產檢的時候卻發現孩子有些不對勁, 醫生從B超中看到寶寶的嘴巴上有一個網球大小的泡泡形狀, 這是什麼情況?

這就是當時的B超, 寶寶嘴巴上的泡泡實際上是一個腫瘤

醫生從B超中看到寶寶嘴巴上網球大小的泡泡, 認為這應該是一個良性腫瘤, 雖然是良性, 但是會造成嚴重的後果, 所以醫生建議泰咪接受流產。

醫生表示這種腫瘤長得很快, 而且會引起胎兒出血, 從而導致流產, 孩子的存活率可以說非常低, 就算寶寶幸運活下來了,

Advertisiment
也必須馬上進行手術切開氣管保證其呼吸, 這還不算完, 後面還要面臨更多的手術。  

於是醫生建議泰咪接受流產…… 

然而泰咪並不想流產, 她不想放棄這個寶寶, 醫生為她介紹了胎兒外科醫生魯賓(Ruben Quintero), 他是這方面的專家, 可以幫助泰咪在子宮內動手術, 切除寶寶口腔的腫瘤。 不過這個手術風險非常大, 之前也沒有人做過, 然而為了自己的孩子, 泰咪決定嘗試。  

手術非常成功, 寶寶順利出生了

如今寶寶己長成了漂亮的小女孩

魯賓醫生使用超音波導航內視鏡觀察胎兒的情況, 並利用鐳射切除了寶寶口腔的畸形瘤, 手術非常成功。 現在寶寶已經長成了一個漂亮的女孩, 除了嘴巴上還有細微的疤痕, 其他方面都和普通的孩子沒什麼兩樣。

Advertisiment

是泰咪的堅持和不離不棄給了寶寶一個機會, 而且這次手術成功的意義非常重大, 可以說開創了一個先例, 能夠説明今後有這種類似情況的孩子們! 

胎兒患腫瘤並不罕見

在胎兒期腫瘤中, 較為常見的類型有顱內腫瘤(腦腫瘤)、腎腫瘤、血管瘤、肺腫瘤等, 而在肺腫瘤中, 最近兩年較為高發的類型又有囊腺瘤和隔離肺兩種。  

對於胎兒的腫瘤, 通常可以通過超聲等手段, 在產前診斷時被檢查出來。 在孕婦懷孕五個多月和八個多月時進行的排畸檢查中, 可顯示胎兒各部位臟器, 瞭解胎兒生長發育情況, 觀察頭, 肢體及各臟器大體結構是否有異常。 如果此時胎兒患有腫瘤, 大多可以檢查發現。

Advertisiment
 

當然, 也有在極少數情況下, 胎兒在將近足月的時候長了腫瘤, 或腫瘤很小, 由於骨骼等的遮擋而難以發現。  

因此, 胎兒患腫瘤, 其實與成人患者類似, 疾病的檢查都需要經歷一個過程, 結合多種手段來進行綜合判斷。  

胎兒在母體的生長過程中, 一些腫瘤會隨著胎兒的生長, 慢慢變小, 甚至自發消失。 有些儘管無法消失, 但經過檢查判斷, 對胎兒生命體征的發展不會造成影響, 可在出生後適時接受手術治療, 還有些腫瘤, 在出生後可能逐漸減少或消失。  

胎兒腫瘤發病率較低

作為胎兒畸形的一種, 儘管胎兒腫瘤並不罕見, 但實際上, 在胎兒可能罹患的疾病中, 它的發病率仍然較低。  

胎兒期還可能罹患的疾病如胎兒的泌尿系統的異常,

Advertisiment
如最常見的腎積水, 對胎兒對出生後腎功能的恢復, 也會造成不小的影響。  

此外, 如近些年發病率逐漸升高的胎兒先心病, 或消化系統異常等, 在胎兒期檢查中也較為多見。  

哪些因素可能導致胎兒患上腫瘤?

目前醫學上較為認可的分析是遺傳的因素、環境的因素、以及遺傳和環境共同作用下導致的此種病變。  

引發胎兒腫瘤, 有的是由遺傳因素導致的, 有的是由環境因素導致的, 有的是遺傳因素和環境因素共同作用導致的。 環境因素具體來說, 如在孕前和孕期長期接觸高污染空氣、房間甲醛超標、接受了過量的電磁輻射等。  

引發胎兒腫瘤的原因目前還不明晰, 可能跟基因缺陷等遺傳因素有關,

Advertisiment
也可能與輻射、長時間接觸有毒有害物質等環境因素有關。 如果胎兒父母在孕前和孕期長期接觸高強度電磁、離子輻射, 可能會使發育中的胎兒受損傷;孕前、孕期感染乙肝病毒、TORCH病毒也有可能導致胎兒畸形。 同時, 懷孕期間儘量少吃農藥超標的蔬菜水果, 這都可能使胎兒細胞染色體發生異常。  

對於已經高度懷疑胎兒患上腫瘤的准媽媽, 密切觀察腫瘤的變化, 如果不是嚴重畸形, 沒有影響器官發育, 建議生產後進行手術。 如果腫瘤變化快, 且已影響到胎兒器官發育, 應讓醫生全面評估, 嚴重時終止妊娠。  

具體說來, 除遺傳因素外, 父母熬夜、作息混亂、抽煙喝酒等不良的生活習慣, 也都會胎兒的生長造成嚴重的影響。 在備孕階段,戒煙戒酒、遠離垃圾食品、充分休息、保證睡眠、讓自己放鬆減壓、避免濫用藥物等都將幫助准爸媽擁有一個更加健康的寶寶。 

在備孕階段,戒煙戒酒、遠離垃圾食品、充分休息、保證睡眠、讓自己放鬆減壓、避免濫用藥物等都將幫助准爸媽擁有一個更加健康的寶寶。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