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孕期用藥要小心 孕婦用藥指南

不少有懷孕經驗的媽媽都會教導新媽媽, 在服用任何藥物之前, 要徵求醫生的意見。 此外還有個訣竅:能局部用藥就不全身用藥, 能口服就不打針, 能用老牌藥不要新藥, 最重要是--能用中藥就不要西藥。

為什麼西藥讓媽媽們如此恐懼呢?孕期及哺乳期服用西藥會對孩子有怎樣的影響?哪些西藥是媽們必須遠離的呢?專家一一釋疑。

一、西醫對胎兒的毒副作用

藥物對胎兒的毒副作用, 除與藥物的種類有關外, 還與孕期、劑量、藥物在胎盤的通透度密切相關。 據統計資料, 在被調查的33萬畸形新生兒中,

Advertisiment
發現因服藥不當所致者為1萬餘例。 很顯然, 胚胎期(孕2-8周)對藥物最敏感。 劑量越大, 毒性越大;藥物在胎盤的通透度越大, 對胎兒的危險越大。 因此准媽媽若孕期因病而不適, 應儘快就醫, 切忌自行胡亂服藥。

准媽媽孕期用藥指南:五大類禁忌藥物

激素類藥物。 尤其是性激素易引起胎兒器官畸形。

各種鎮吐藥。 懷孕早期由於反應性嘔吐, 如服用鎮吐藥也有致畸的危險, 可致胎兒心臟發育受阻而患先天性心臟病。

解熱鎮痛藥。 這類藥可致胎兒軟骨發育不全、腦積水、畸形足和先天性心臟病、智商和注意力較同齡人低, 同時令胎兒的神經系統和腎臟也受到影響。

代表藥物:阿司匹林、安乃近、非那西丁, 以及含有此類成份的複方製劑。

Advertisiment

抗生素類藥。 如四環素可致胎兒畸形、牙齒變黃, 還能引起先天性白內障、長骨發育不全。 鏈黴素和卡那黴素可致先天性耳聾、腎臟受損。 氯黴素可致胎兒骨骼機能抑制, 致使新生兒肺出血。

抗腫瘤藥。 一般來說受孕後第3周到第14周是胚胎發育期, 此時期最易致殘致畸, 孕婦應特別注意。

不少有懷孕經驗的媽媽都會教導新媽媽, 在服用任何藥物之前, 要徵求醫生的意見。 此外還有個訣竅:能局部用藥就不全身用藥, 能口服就不打針, 能用老牌藥不要新藥, 最重要是--能用中藥就不要西藥。

二、新媽媽哺乳期用藥指南:

新媽媽在哺乳期服藥, 除了影響乳汁分泌, 更有可能對嬰兒健康產生不良影響。 但新媽媽往往不知道哪些藥物對嬰兒有影響,

Advertisiment
如何影響, 有多大的影響。

事實上大多數藥物可隨母親乳汁進入新生兒體內, 從而對乳嬰產生作用;儘管有的藥物進入乳汁的濃度很低, 但對於體稚身嫩的乳嬰來說, 其禍害甚大。

目前確認能對孩子造成傷害的藥物有下列種類, 應禁用:

1、抑制泌乳藥物; 乳母不應服用避孕藥

避孕藥中含睾丸酮、黃體酮以及雌激素類衍生物等, 這些物質進入媽媽體內, 會抑制泌乳素生成, 使乳汁分泌量下降, 導致分泌的母乳達不到寶寶的需求。 並且避孕藥物中的有效成分會隨著乳汁進入寶寶體內, 使男嬰乳☆禁☆房變大及女嬰陰☆禁☆道上皮增生。 所以哺乳的媽媽不宜採取藥物避孕的方法。

2、抗腫瘤藥物; 抗癌藥隨乳汗進入乳兒體內會引起骨髓受抑制,

Advertisiment
出現顆粒性白血球減少。

3、抗精神藥物; 如苯巴比妥、阿米妥等通過血漿乳汁屏障後, 在嬰兒肝臟有腦內濃度較高, 長期用藥時一旦停藥則嬰兒可出現停藥反應, 表現不安定、睡眠時有驚擾、過多啼哭及抖動等。 安定也可通過乳汁, 使嬰兒嗜睡、吸水力下降, 因嬰兒排泄藥物較慢, 此種藥物作用可持續一周之久。

4、抗凝藥物; 不能用肝素, 以免引起新生兒凝血機制障礙, 發生出血。 以用雙香豆素乙酯為宜。

5、抗甲狀腺藥; 可以由母及子而抑制乳兒的甲狀腺功能, 口服硫脲嘧啶, 可導致乳兒甲狀腺腫和顆粒性白細胞缺乏症。

6、氨基糖苷類抗生素。 哺乳母親服此藥後, 可引起乳兒過敏反應、嘔吐、皮疹等。

此外,

Advertisiment
四環素可影響小兒牙齒、骨骼發育, 氯黴素影響小兒骨骼造血, 都應避免使用。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