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孕期服用中藥是否安全?

中醫學歷來重視孕婦用藥, 在漫長的臨床實踐中, 積累了非常豐富的經驗。 認為孕期服用中草藥必須對證, 即使一般補養的藥物, 也應當平和適中, 與孕婦的體質相符。 懷孕期間, 凡峻下、滑利、祛瘀、破血、耗氣、散氣以及一切有毒中藥, 都應禁用或慎用。 禁用藥大都是毒性強峻和藥性猛烈的藥物, 也有致畸、致流產、死胎的作用。 例如:麝香、斑蟊、水蛭、虻蟲、商陸、巴豆、牽牛、大戟、三棱、莪術等。 慎用藥包括通經祛瘀、破氣破血及辛熱滑利的藥物, 如桃仁、紅花、大黃、枳實、乾薑、肉桂、半夏等, 但在病情需要的特殊情況下,

Advertisiment
亦可適當選用, 惟須嚴格注意掌握劑量, 適可而止, 以免傷胎。 為避免精神刺激, 對孕婦原則上不宜運用針灸。 懷孕後不要濫用中藥補品。 因為中醫認為, 孕後陰血下聚以養胎, 使孕婦機體處於一種“陰血偏虛, 陽氣偏亢”的生理狀態, 所以民間也有“產前宜涼”的說法。 人參是大補元氣之品, 孕後久服或用量過大, 則使“陽氣愈盛, 陰血愈虛”, 不僅對胎兒和孕婦無益, 反而會加重妊娠嘔吐、血壓增高等現象, 還可促使陰☆禁☆道出血或流產、胎兒窘迫等。 筆者在臨床上發現許多有先兆流產的患者, 是因為吃了人參、桂圓等溫熱屬性的補品而致。 此外, 像鹿茸、鹿胎膏、麟角膠等溫熱大補之品, 孕後也不宜服用。 如果陰虛內熱的症狀較重, 可以在醫生指導下服用一些滋養陰血的補品,
Advertisiment
如銀耳湯等。 中醫對於妊娠期間的疾病, 是本著治病與安胎並舉的原則。 鑒於現代醫學保胎的種種弊端, 人們越來越認識到中醫無損傷的自然安胎方法。 中醫安胎, 是通過調理孕婦的臟腑、氣血及沖任諸脈, 使孕婦全身機能得到改善, 胎兒也就自然得以安養。 只要運用恰當, 對胎兒不會造成損傷, 而且也不會強行保存應該被淘汰的胚胎。 經臨床追蹤觀察和科研證實, 用中藥保胎後出生的兒童, 其智力與健康完全和那些正常妊娠後出生的兒童一樣, 可見中藥安胎是沒有什麼副作用的。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