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孕期智慧牙“作怪”到底要不要拔?

孕婦由於飲食、衛生習慣的改變及體內雌激素水準的變化, 均可能會誘發各種牙病。 如果懷孕的時候牙疼, 那真是一件很麻煩的事情, 不久前, 已經懷孕2個多月的劉小姐因後牙腫痛而痛苦不堪, 在家用了無數的土方子, 可是臉依舊腫得像個包子, 照鏡子的時候, 發現其左下智齒向前傾斜生長, 因長期嵌塞食物殘渣, 不易清潔, 造成倒數第二顆牙齒齲壞、牙髓發炎, 早在2年前, 醫生就曾建議她拔除這顆智慧牙, 可她當時聽朋友說拔出智慧牙後, 會引起全口牙齒鬆動, 所以就一直拖到現在, 但現在又是懷孕的關鍵時機,

Advertisiment
她還聽朋友說, 懷孕期間拔牙容易導致流產、早產, 甚至連止痛藥都得慎重點用, 可是“牙疼不是病, 疼起來要命”, 難道劉小姐就真的得一直“硬扛”到生完寶寶才能去處理這顆牙齒嗎?


孕期智慧牙“作怪”到底要不要拔?

智齒是指人類口腔內、牙槽骨上最裡面的上下左右各一的四顆第三磨牙, 因為這四顆第三磨牙正好在成年時開始萌出, 此時人的生理、心理發育已經接近成熟, 於是被看作是“智慧”到來的象徵, 故稱為“智慧牙”。

隨著人類使用的食物逐漸變得精細, 造成頜骨逐漸變得窄小, 待智慧牙萌出時, 已經沒有足夠的空間來容納它, 結果智慧牙只能部分萌出或完全不能萌出, 出現了阻生的現象, 醫學上稱為“阻生牙”。

Advertisiment
智齒的阻生和異位萌出, 使得頰黏膜反復咬合而發生糜爛、潰瘍;智齒傾斜向前萌出會造成第二磨牙牙根吸收, 完全阻生的智齒有可能形成牙囊腫。 同時, 由於牙齦包裹智齒所形成的盲袋容易潛藏食物殘渣, 而盲袋裡溫暖、潮濕的環境, 又為細菌的滋生創造了條件, 細菌乘虛而入, 導致了感染, 使得冠周炎反復發作。 急性發作早期, 感覺患側咽喉旁軟組織脹痛不適, 進食、咀嚼、吞咽、開口活動時, 疼痛加重, 如病情繼續發展, 可以出現患側的面頰腫脹, 局部可呈自發性跳痛或耳部出現反射痛, 再嚴重一點, 可出現不同程度的張口受限, 甚至出現“牙關緊閉”等, 導致不能進食、咀嚼和吞咽。

孕婦作為一個特殊的群體,

Advertisiment
在懷孕期間由於體內的雌激素增加, 牙齦中血管增生, 血管通透性增強, 從而容易誘發牙齦炎症, 再加上孕婦飲食口味產生較大的改變, 如果偏愛甜食或偏粘軟精細的食物而吃完後又沒及時清理口腔的話, 這些都為細菌的滋生創造了條件。 又由於口腔頜面部解剖結構的特殊性, 孕婦智齒冠周炎併發頜面部間隙感染後常較嚴重, 加上孕婦生理、心理因素的變化, 使得治療變得十分棘手。


孕期智慧牙“作怪”到底要不要拔?

門診不乏見到一些因患有齲齒、牙周炎、智齒冠周炎等各種口腔疾病的孕婦前來諮詢就診, 他們往往因為孕前對這些口腔問題的忽視, 結果在孕期這些症狀就集中強烈暴發了。 這時孕媽媽們往往都會感到非常的矛盾:治療吧,

Advertisiment
在治療過程中產生的刺激在懷孕初期容易誘發流產, 在懷孕晚期則容易發生早產, 而且很多孕婦及家屬因擔心藥物對胎兒的影響而拒絕使用抗菌藥物;不治療吧, 孕期口腔疾病會直接影響孕婦的生活品質, 如進食障礙、睡眠問題等, 嚴重的牙病還可能會影響孕婦攝取足夠營養, 從而影響胎兒生長發育, 另外, 孕婦的口腔問題還有可能會殃及到胎兒, 導致早產和低出生體重的發生幾率高於口腔健康的母親。

因此, 孕前全面檢查治療, 做好口腔保健是關鍵, 有準備懷孕的女性朋友, 要有意識地提前到口腔專科做好檢查, 一般來說, 當智齒阻生出現如下情況, 如合併有嚴重冠周炎、下頜疼痛、引發三叉神經痛、“阻生牙”已經侵犯到鄰近牙齒造成鄰近牙齒清潔不易而引起齲齒、牙根部分吸收而造成不適或脹痛,

Advertisiment
智齒周圍囊性病變、口腔黏膜發生癌前病損等, 則應該要及時拔除, 以免引起後患。 如果孕前未處理而等到孕期才出現這些口腔問題時, 一定要到正規的口腔專科諮詢專業的醫生, 對於孕期口腔引起極大痛苦者, 要在專業醫生的全面衡量下, 選擇恰當的時間進行治療, 一般選擇在妊娠中期如孕第4、5、6個月期間進行拔牙或手術, 但有過流產、早產史的孕婦則應該要慎重處理, 在抗菌藥物的使用上, 也不能過分強調胎兒安全而忽略母親所需要的應有的治療, 在不同的妊娠時期, 抗菌藥物對胎兒的影響是不同的, 受精後2周內使用抗菌藥物,可能會導致早期流產,妊娠2~12周左右可致胚胎畸形,但妊娠12周以後至分娩,藥物對胎兒的影響也逐漸減弱了,所以,孕婦可以在專業醫生的指導下,選擇安全可靠的治療藥物,並嚴格遵循醫生的治療建議,切勿擅自用藥,也勿“硬扛”,當然,最好的是能在計畫懷孕前先將這些口腔問題先解決好。

受精後2周內使用抗菌藥物,可能會導致早期流產,妊娠2~12周左右可致胚胎畸形,但妊娠12周以後至分娩,藥物對胎兒的影響也逐漸減弱了,所以,孕婦可以在專業醫生的指導下,選擇安全可靠的治療藥物,並嚴格遵循醫生的治療建議,切勿擅自用藥,也勿“硬扛”,當然,最好的是能在計畫懷孕前先將這些口腔問題先解決好。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