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孕期尿頻須留意病理徵兆

懷孕時准媽媽經常想去廁所, 排尿次數明顯增多, 還經常伴有尿急尿痛等症狀, 面對這些問題准媽媽該如何應對?

尿頻是指排尿次數增多。 正常成人每天日間平均排尿4-6次, 夜間就寢後0-2次;如排尿次數明顯增多, 超過了上述範圍, 就是尿頻。

婦女的子宮位於骨盆腔的中央, 其前方為膀胱, 後方為直腸, 子宮體可隨膀胱和直腸的充盈程度不同而改變位置。 正常情況下膀胱貯尿400毫升時才有尿意, 約4小時排尿1次。

妊娠早期, 子宮體增大但又未升入腹腔, 在盆腔中佔據了大部分空間, 將膀胱向上推移, 刺激膀胱,

Advertisiment
引起尿頻。 妊娠晚期, 胎兒降至骨盆腔, 壓迫膀胱, 使膀胱容積減少, 貯尿量明顯減少, 排尿次數增多, 約1~2小時排尿1次。 膀胱位於子宮的前方, 懷孕3個月時, 子宮增大, 從骨盆腔出來, 可以在恥骨聯合上方觸及到增大的子宮, 此時, 增大的子宮可以刺激前方的膀胱, 出現尿頻症狀。

到了中期後, 子宮在腹腔內慢慢增大, 對膀胱的刺激症狀隨之減輕。 在妊娠28周以後, 正常時均可出現不規律的子宮收縮(子宮發硬), 但是, 一般沒有症狀;一旦宮縮刺激膀胱, 可以出現尿頻的症狀。 如果未達足月, 宮縮很頻繁, 應該及時就醫, 防止早產的發生。

進入懷孕後期, 約38周左右, 胎頭下降入骨盆, 又可以壓迫膀胱, 出現尿頻症狀。 白天, 准媽媽站立或坐位,

Advertisiment
增大的子宮壓迫腹腔內的大血管, 使下肢靜脈回流障礙, 腎血流減少, 白天尿量減少。 夜間臥床, 減輕了子宮對下腔靜脈的壓迫, 增加了腎血流量, 夜尿增加, 這是孕育寶寶的一種很正常的生理現象, 但是, 如果出現多渴、多飲、多尿“三多症狀”伴體重不增長時, 應及時就醫, 以排除妊娠糖尿病的可能。

孕媽咪應對尿頻N個對策

如果准媽媽小便時出現疼痛感, 或尿急得難以忍受時, 可以查一下尿常規, 看看是不是泌尿系統感染等疾病。

妊娠4~12周是胎兒致畸的敏感時期, 用藥應該在醫生的指導下慎重使用, 但又不是絕對禁用, 可以先通過大量飲水, 多次排尿, 沖洗膀胱和尿道, 減少細菌在泌尿系統的滯留, 再適當配合消炎藥, 可以儘快減輕症狀。

Advertisiment

消除顧慮, 忌食辛辣刺激食物及肥甘厚味。

要在醫生的指導下適當服用一些補腎的中藥, 如何首烏、枸杞、補腎益壽膠囊、六味地黃丸等, 以保持神經內分泌正常。

中醫治療可用生地、丹皮、茯苓、山萸肉、知母各9克, 澤瀉、山藥、黃柏各6克, 麥冬、竹葉各9克, 水煎服, 每日1劑, 一般3~5劑可痊癒。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