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孕期小心,妊娠糖尿病陷阱!

發病率高達6%~7%, 每年至少新增上百萬的患者……作為孕期最常見的併發症, 一不小心, 妊娠糖尿病就會找上孕媽媽。 打敗妊娠糖尿病, 一些常見的防治誤區需要“糖”媽媽提前知曉。

陷阱1

孕期千萬要少吃甜食, 否則很容易就患上妊娠糖尿病。

不一定!

有不少人認為, 孕媽媽經常吃甜食就會患糖尿病。 果真如此嗎?其實不然。 妊娠期的糖尿病並不是和吃糖直接有關, 而是和能量過剩有關係, 不管是主食, 還是水果或者零食, 吃得過多都可能導致能量過剩。

正常孕媽媽特別是偏瘦的孕媽媽根本不需要對糖避之不及,

Advertisiment
肥胖、以前在妊娠期曾患有糖尿病的孕媽媽, 雖然的確不宜多吃糖, 但也不需要一點糖都不碰。

重點提示:孕媽媽要在孕24~28周進行糖篩, 以便發現妊娠糖尿病, 及時開始干預。 有高危因素的孕媽媽要更早進行“糖篩”。 如果“糖篩”不過關, 還需要進一步進行糖耐量測試。

陷阱2

既然血糖高了, “糖”媽媽就應該管住嘴巴, 盡可能少吃。

錯!

妊娠糖尿病患者飲食控制的目的是:符合理想的血糖控制, 提供母體與胎兒足夠的熱量及營養素, 使母體及胎兒能適當增加體重, 而不是盡可能少吃。 應該說, “糖”媽媽的營養需求與正常孕媽媽相同, 只不過必須更注意熱量的攝取、營養素的分配比例及餐次的分配。 不少“糖”媽媽為了控制血糖, 就什麼都不吃了,

Advertisiment
這是不對的, 不能本末倒置。

重點提示:預防、治療妊娠糖尿病, 除了管住糖的“進口”, 還可以管住糖的“出口”:通過適度的運動來促進葡萄糖的利用, 從而有利於血糖控制。 “糖”媽媽可在餐後一小時後進行散步、做操等較為輕鬆緩和的活動, 有先兆早產或者其他嚴重併發症者則不宜運動。

陷阱3

妊娠糖尿病只會傷害孕媽媽, 對寶寶的影響並不大。

錯!

根據胎兒暴露于高糖環境的階段不同, 胎兒累積受損程度也有所不同。

孕早期孕前或孕早期高血糖將會影響胚胎的正常發育, 導致胎兒畸形, 嚴重者引起胎停育, 最終發生流產。

孕中晚期妊娠糖尿病大多發生在懷孕中、晚期, 會引起胎兒血糖升高並刺激胎兒胰島β細胞,

Advertisiment
使之增生、肥大, 胰島素產生過多, 發生高胰島素血症, 從而造成巨大兒和胎兒肺發育成熟受累兩種後果。 懷孕晚期和分娩期容易出現羊水糞染、胎兒宮內窘迫等。

成長期母親妊娠期間患有糖尿病的胎兒出生後, 發生糖尿病的可能性比正常妊娠出生的胎兒要大。 此外, 寶寶成年後發生肥胖、心血管疾病的可能也大於正常出生體重的人。

陷阱4

胰島素很可怕, “糖”媽媽能不打就儘量別打。

錯!

如果“糖”媽媽進行了飲食和生活習慣的調整, 血糖水準依然沒有達標, 就要考慮用胰島素治療。 根據不同“糖”媽媽對胰島素的敏感性不一樣, 用量也不一樣。 所以, 就要根據測血糖的值, 從小劑量、短效的胰島素開始, 不斷地去調整胰島素的用量,

Advertisiment
一直到適合為止。 胰島素是大分子的蛋白質, 不通過胎盤, 到不了胎兒體內, 不會對胎兒造成影響。 用藥的目的在於調節母親的血糖, 減少因血糖高對胎兒造成的影響, 因此需要用藥的孕媽媽如果拒絕藥物治療豈不害了寶寶。

重點提示:有人擔心用了胰島素會造成依賴, 其實生完孩子有可能就撤掉了胰島素的使用, 並且, 使用胰島素對孕媽媽自身胰島素的分泌不會有影響。

5個飲食高招讓血糖乖乖聽話

飲食療法是妊娠糖尿病治療的核心, 如果吃得合理, 將會使80%左右的“糖”媽媽血糖得到很好地控制。

一定要控制好總能量

妊娠初期不需要特別增加熱量, 孕中、晚期可依照孕前所需的熱量, 再增加300大卡/天。

Advertisiment

由於體重減輕可能會使母體內的酮體增加, 對胎兒造成不良影響, 因此, 孕期不宜節食。

規律飲食、聰明加餐

規律, 三餐正常, 一天三次正餐之間都應有加餐, 加餐時, 可以選擇奶類、蘇打餅乾、全麥麵包、玉米、黃瓜、番茄、蛋等, 但都要算入總的飲食量中。

少些高糖、高油脂食物

儘量避免加有蔗糖、砂糖、果糖、葡萄糖、冰糖、蜂蜜、麥芽糖的飲料和甜食, 可避免餐後快速的血糖增加;每天烹調油不超過25克, 烹調用油以植物油為主, 減少油炸、油煎類食物, 少喝骨頭湯、老母雞湯之類的油湯, 少吃堅果類食物。

重視蛋白質的攝取

如果在孕前已攝取足夠營養, 則妊娠初期不需增加蛋白質攝取量, 妊娠中期、後期每天需增加蛋白質的量各為6克、12克, 其中一半需來自優質蛋白質,如蛋、牛奶、深紅色肉類、魚類及豆漿、豆腐等黃豆製品,每天喝至少2杯牛奶,以獲得足夠鈣質。

增加纖維質的攝取

多攝取高纖維食物,可以糙米或五穀米飯取代白米飯,增加蔬菜攝取量,吃新鮮水果而勿喝果汁,這樣可以幫助控制血糖。

陷阱5

除了監測血糖之外,“糖”媽媽不需要做一些特別的產檢。

錯!

患妊娠糖尿病的孕媽媽應該增加產檢頻率,在血糖穩定的情況下,每兩周測一次血糖、尿常規,每月測糖化血紅蛋白,必要時加測胰島素、胰高血糖素等內分泌指標。

另外,比起其他孕媽媽,患有妊娠糖尿病的孕媽媽還應該加測胎兒心臟B超,瞭解胎兒心血管發育的情況,防止因血糖原因引起的先天性心血管發育異常。

如果“糖”媽媽自己沒有營養學基礎,應及時到營養門診接受醫生的專業指導,並且做到定期複診,定期監測血糖、尿酮體、尿糖、體重、血壓等相關指標,並根據孕周的增加、體重改變和血糖的變化等多方面因素,隨時調整飲食計畫,以達到母兒平安的目標。

陷阱6

妊娠糖尿病只局限於孕期,分娩過後都能恢復正常。

不一定。

由於胎盤脫離了母體後,由它產生的許多胰島素抵抗因素也迅速下降,因此,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絕大部分在分娩後血糖都能恢復正常,但也不能掉以輕心。因為有資料顯示:“糖”媽媽產後兩個月再進行檢查,結果證明其中20%左右達到Ⅱ型糖尿病的標準,另有25%左右達到糖耐量損害的標準,只有55%左右血糖結果正常,是真正的妊娠糖尿病,即使這樣她們在今後的5~16年內會有17%~63%的人將發生Ⅱ型糖尿病。如果她們再次妊娠,妊娠糖尿病再發生率高達35.6%~69%。

重點提示:產後新媽媽應注意體力活動和平衡膳食,保持合理的體重,有條件的經常檢查血糖,使自己不發生或推遲發生糖尿病。

其中一半需來自優質蛋白質,如蛋、牛奶、深紅色肉類、魚類及豆漿、豆腐等黃豆製品,每天喝至少2杯牛奶,以獲得足夠鈣質。

增加纖維質的攝取

多攝取高纖維食物,可以糙米或五穀米飯取代白米飯,增加蔬菜攝取量,吃新鮮水果而勿喝果汁,這樣可以幫助控制血糖。

陷阱5

除了監測血糖之外,“糖”媽媽不需要做一些特別的產檢。

錯!

患妊娠糖尿病的孕媽媽應該增加產檢頻率,在血糖穩定的情況下,每兩周測一次血糖、尿常規,每月測糖化血紅蛋白,必要時加測胰島素、胰高血糖素等內分泌指標。

另外,比起其他孕媽媽,患有妊娠糖尿病的孕媽媽還應該加測胎兒心臟B超,瞭解胎兒心血管發育的情況,防止因血糖原因引起的先天性心血管發育異常。

如果“糖”媽媽自己沒有營養學基礎,應及時到營養門診接受醫生的專業指導,並且做到定期複診,定期監測血糖、尿酮體、尿糖、體重、血壓等相關指標,並根據孕周的增加、體重改變和血糖的變化等多方面因素,隨時調整飲食計畫,以達到母兒平安的目標。

陷阱6

妊娠糖尿病只局限於孕期,分娩過後都能恢復正常。

不一定。

由於胎盤脫離了母體後,由它產生的許多胰島素抵抗因素也迅速下降,因此,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絕大部分在分娩後血糖都能恢復正常,但也不能掉以輕心。因為有資料顯示:“糖”媽媽產後兩個月再進行檢查,結果證明其中20%左右達到Ⅱ型糖尿病的標準,另有25%左右達到糖耐量損害的標準,只有55%左右血糖結果正常,是真正的妊娠糖尿病,即使這樣她們在今後的5~16年內會有17%~63%的人將發生Ⅱ型糖尿病。如果她們再次妊娠,妊娠糖尿病再發生率高達35.6%~69%。

重點提示:產後新媽媽應注意體力活動和平衡膳食,保持合理的體重,有條件的經常檢查血糖,使自己不發生或推遲發生糖尿病。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