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孕期做幾次超聲檢查比較合適呢

第一次超聲檢查:通常在孕6周到8周期間, 主要是觀察是否為宮內孕, 是單胎或多胎, 是否有胎心, 胎芽長度(頭臀長CRL), 主要為建

檔提供參考。 耗時約3-5分鐘, 需憋尿檢查。

第二次超聲檢查:11-13周6天期間, 主要為測量胎兒NT值, 耗時?5-10分鐘, 需憋尿檢查, 且會因胎兒位置不佳, 囑孕婦室外走動後再次接

受檢查。

第三次超聲檢查:16-19周期間, 為唐篩檢查提供超聲資料, 估算風險率。 此時報告內容出現雙頂徑、頭圍、腹圍、股骨長、羊水深度、胎位、胎盤位置的描述。 耗時5-10分鐘, 不需憋尿。

?

第四次超聲檢查:22-24周期間, 本次檢查主要為檢測胎兒是否患有重大畸形,

Advertisiment
對顱內結構、心臟結構、胃泡、雙腎、膀胱、腸管、四肢、長骨均需做細緻檢查, 耗時較長, 約15-30分鐘或者更長時間。 不需憋尿, 當胎兒體位不佳時, 需適當走動後再次接受檢查。

第五次超聲檢查:28-32周期間, 與第四次檢查內容相同, 鑒於有些畸形在中孕時並不能被發現, 隨著胎兒生長才能被識別, 故本次檢查為二次篩畸檢查, 且報告中開始顯示羊水指數、胎兒體重及臍動脈S/D值, 本次檢查耗時略少於第四次超聲檢查。 不需憋尿, 當胎兒體位不佳時, 需適當走動後再次接受檢查。

第六次超聲檢查:36-38周期間, 主要為測量胎兒雙頂徑、頭圍、腹圍、股骨長來估算胎兒體重, 另外結合羊水指數、胎位、胎盤位置及成熟度的描述來為臨床大夫提供決定生產方式的依據。

Advertisiment
耗時5-10分鐘。 當需觀察宮頸管長度或胎盤下緣位置時, 需適度(有明顯尿意即可)憋尿。

另外在晚孕後期還會根據孕婦個人情況對宮頸管長度(宮頸機能不全, 有早產可能的孕婦)、子宮下段肌層厚度(有剖腹產史孕婦)進行測量。

以上為國內多數醫院孕期常規的超聲測量檢查內容, 但當孕婦出現不適時, 臨床大夫也會臨時要求進行超聲檢查, 觀察胎兒情況。 需要提示各位准媽媽, 由於超聲儀器不同及大夫測量習慣不同, 同一病人短期內重複測量雙頂徑、頭圍、腹圍及股骨長度時會有誤差(比如出現越測越小的情況), 會給孕婦帶來不必要的困擾, 所以, 通常距上次超聲檢查一周之內不會再次測量上述參數,

Advertisiment
而只是提供羊水指數、S/D值、胎盤情況以及是否繞頸等資訊。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