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懷孕期>孕期保健>正文

孕早期先準備好腦袋和胃袋

在我們的子孫來到世界之前, 我們中有誰成熟到可以擁有他們的程度?婚姻的價值就在于, 不是成年人創造了孩子, 而是孩子創造了成年人。

成為媽媽, 就肩負起重大的責任。 很多媽媽已經從讓自己的寶寶受益, 升華到了要讓更多的寶寶受益。 面對當今社會的母嬰大產業鏈, 總有媽媽在上游商家、專家和媒體的強大宣傳功勢中, 發出消費者纖細而清脆的一聲判斷, 這些來自個體的“一聲判斷”最讓人暢讀無阻, 做媽媽也要專業的職場女性們, 往往有著同樣的零起點和高目標。

書籍, 孕媽媽都能自學成材

Advertisiment

自打下了把孕懷下去的決定, 我就買了兩本暢銷的孕婦指導書。 都是國內一流醫院主任醫生或教授寫的, 我想, 這書一定能與時代掛鉤與市場掛鉤, 給我火燒眉毛的幫助吧?

但一邊讀一邊疑竇叢生。 這一頁醫生叫我自查宮高, 測量趾骨到肚皮頂點的距離, 我既不知道趾骨在哪里也不知道用什么工具才能量得準?

那一頁告訴我要補葉酸, 我急急奔超市藥房買了“鐵質葉酸片”, 吃到懷孕第三個月才讀著書的后半部分寫到孕婦需要的葉酸是每日400ng, 我一看那個以葉酸成分為主打的補劑, 每天只讓我吃下200ng。 怎么辦?我既不能找廠家理論也不能找專家說法, 只有怪自己功課做得不好。 趕快再去醫院開孕婦專用的葉酸藥片,

Advertisiment
價格呢?超市藥房著名品牌以百位數計, 醫院藥房以個位數計。

老公教育我再也不要急著買各種復合補劑了, 哪段時間該補什么?就在醫院藥房開。 我后來補鐵、補鈣便都是由醫生開單方藥, 比市場上的復方藥便宜得多, 也不用擔心劑量的不精準。

我把書中陌生的知識拎出來讓老公也念, 念著念著他就跟我一樣, 挑出好多不是來。 編輯分別來自兩家出版社、作者分別來自兩家著名醫院, 內容卻大同小異, 觀點單看著都對, 但“前后重復”或“前后矛盾”之處太多。 讓我們這對頭回當爹媽的人還是不知照著哪個分寸做?說實話, 我們不怪專家, 只怪同行。 編輯的功力不夠, 專家的學術也消化不良啊!

于是, 暢銷幾十年風靡全世界的經典重印版成為我第二輪的搜索目標。

Advertisiment
果然好多了, 嚴謹的心理學基礎, 實踐中來的喂養策略, 能說明問題而非裝飾的醫學圖示, 明確的食品藥品成分標注, 古法天然配方的收集, 專家毫不含混的立場, 讓我讀后學問大增。 不過老公依然指出, 美國的書上動不動就寫“出現什么什么狀況, 立刻聯系你的醫生。 這在中國做得到嗎?”也難為他, 北京冬天的凌晨, 他只能站在寒風中排隊掛號, 還從來都沒掛上過產科普通門診, 專家門診即使收了我們高價, 一周也只有半天的出診時間, 分配到每一位孕婦的咨詢時間就少得可憐, 只能用惜字如金來形容。

但凡在電腦前一呆, 不由自主地就會去各大育兒論壇溜達。

Advertisiment
好些母嬰產品的體驗報告、市場調研讓我佩服得無以言表。 這時, 我也開了孕早期保密管理的禁。 身邊有了幾個同為孕媽媽并且功課比我做得足的熟人朋友。 不約而同都向我推薦一本叫《鄭玉巧育兒經》的書, 這本書不通過書店發行, 只在母嬰用品的網站有售, 鄭玉巧只是一位副主任醫師, 工作履歷也不算輝煌, 但她的胎兒卷已經賣到脫銷, 我就先買了嬰兒卷。 一看果然好, 連我都想為它傳傳口碑了。 先聽聽鄭玉巧的幾個重要觀點吧: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