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孕媽媽知道 怎樣預防產後子宮脫垂嗎

怎樣預防產後子宮脫垂

正常子宮的位置是前傾前屈的, 子宮頸在坐骨棘水準以上。 這個正常位置是依靠骨盆底的肌肉和筋膜以及子宮的韌帶來支持的。 如果這些組織發生了損傷或過度鬆弛, 子宮就會沿陰☆禁☆道下降, 甚至全部脫出於陰☆禁☆道口以外, 這就叫子宮脫垂, 俗稱“掉茄子”或“掉葫蘆”。 發病初始子宮只是在腹壓大或站立過久時脫垂, 休息後即可縮回, 但病情發展後就會終日脫出在陰☆禁☆道口外不能送回。 患子宮脫垂的婦女常有下腹、陰☆禁☆道和會陰部下墜感, 並常覺腰酸。 由於子宮頸長期脫在外面,

Advertisiment
受到摩擦後就會肥大、發炎、潰爛、出血。 如合併有膀胱或直腸膨出, 還會發生尿頻、尿急或排尿、排便困難, 甚至引起輸尿管積水、腎盂積水, 反復發生尿路感染, 給病人帶來極大的痛苦, 影響日常生活和工作。

臨床上將子宮脫垂分為Ⅰ、Ⅱ、Ⅲ度。 Ⅰ度子宮脫垂無須治療, 注意休息即可恢復;Ⅱ度子宮脫垂首先要及時把暴露在外的子宮回復到陰☆禁☆道內, 然後臥床休息, 同時服用中藥補中益氣丸。 Ⅲ度子宮脫垂是最嚴重的, 子宮全部脫出於陰☆禁☆道外, 所以必須住院治療, 醫生將根據病情、年齡和全身情況等選擇適當的手術方式。

產後之所以容易發生子宮脫垂, 究其原因主要有如下三個方面:一是分娩時用力不當, 例如有的產婦子宮口尚未開全,

Advertisiment
即過早屏氣、使勁, 尤其是在急產、難產時容易出現。 二是分娩時未能很好保護會陰, 產後又未能及時修復, 導致子宮的支援組織鬆弛或撕裂, 從而為子宮脫垂創造了條件。 三是產婦原來體質就虛弱, 產後由於經常咳嗽、便秘, 腹壓增加而引起。 此外, 產後過早活動, 尤其是過早從事重體力勞動, 如提拉重物, 長時間蹲位、立位等, 這些是農村婦女罹患子宮脫垂的最主要的病因。

預防產後子宮下垂, 應該注意做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1)計劃生育, 自覺晚婚晚育、少生優生。 因為生育次數過多、過密, 不但會使身體健康受到不良影響, 同時由於子宮組織和肌肉的彈性降低, 還會增加子宮脫垂發生的可能性。

(2)醫生要採用新法接生, 提高接產技術水準,

Advertisiment
儘量避免產傷。 為順產者作會陰切開, 以免造成過重的損傷。

(3)育齡婦女要做好月經期、孕期、產褥期和哺乳期的勞動保護, 避免參加過重的體力勞動。 特別是在產後, 至少要有42天的休息時間, 最好長到60天, 千萬不可過早地參加重體力勞動或蹲著幹活, 以免使腹壓增加, 否則容易發生子宮脫垂。 當然, 產後也不能總是躺著不動, 適當下地活動或做做產後體操是頗有好處的。 這樣有助於恢復肌肉張力, 防止發生子宮脫垂。

(4)積極防治慢性病, 如慢性咳嗽、便秘等。 因為它們都會增加腹壓, 容易引起子宮脫垂。

產婦生病不可諱疾忌醫

媽媽生產後的月子期間身體仍處於恢復階段, 抵抗力會明顯變差, 一旦生病必須更積極診治。

Advertisiment
月子期間最常發生的疾病包括感冒和腸胃炎, 此時到底該不該哺喂母乳?藥物是否會透過乳汁影響寶寶健康?協和婦女醫院副院長許博智表示, 其實大部份的疾病不會影響哺乳, 而且藥物進入體內, 經過血液、器官後, 真正會滲透到乳汁的量相當低, 即使使用抗生素, 影響也有限, 而且醫師會斟酌病人情形給予適當劑量。 不過若使用抗生素超過一星期時, 藥物的劑量可能就要有所調整。

此外, 服用藥物時也要留意月子餐的影響, 如麻油雞餐中過多的酒可能會與藥物衝突, 兩者使用時間應儘量隔開。

生產後幾天最需觀察的是子宮收縮和感染問題, 通常住院期間有醫護人員照顧, 產婦不需擔心, 出院後有異常症狀則需回院診治。

Advertisiment
若是就近在醫院內附設的月子中心坐月子, 一旦有任何問題, 則可隨時獲得醫護人員的照護。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