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孕媽媽如何預防預防妊娠合併貧血?

摘要:孕期貧血會引起胎兒發育遲緩、早產, 甚至死產, 因此, 准媽媽可不要因為怕身體發胖, 產後難以恢復身材就挑食或者節食。

31歲的安小米, 是一家外貿公司的註冊會計。 她天生一副美人胚子, 相貌秀麗端莊, 身材更是凹凸有致, 羨煞不少女孩子。 走在大街上, 回頭率幾乎是百分之百, 這點讓小米頗為得意。 結婚四年, 小米與丈夫志安一直沒要孩子。 近來, 志安升為公司的區域經理, 小倆口的經濟條件也逐漸得到改善, 買了樓房, 添了跑車之餘, 還有了一筆可觀的積蓄。 甜蜜的二人世界時間一長, 他們開始感覺富足的生活似乎缺少了點什麼,

Advertisiment
此時, 人類天性中對新生命的渴望, 自然而然被激發出來。

最近, 小米經常感到渾身乏力、不思飲食, 志安不由得調侃道:“不是懷上了吧?”一語驚醒“夢中人”, 兩人匆匆趕去醫院檢查。 結果真是懷孕了!這可把小倆口樂壞了, 尤其是志安, 都35歲的人了, 回家後, 竟像孩子般手舞足蹈起來, 他又唱又跳的高興勁, 惹得一旁的小米格格直笑。 接下來, 妊娠反應卻令小米的欣喜之情大打折扣。 尤其是每天早上起床後的噁心、嘔吐, 讓她煩不勝煩, 她幾乎吃什麼吐什麼, 厲害的時候連膽汁也吐了出來。 原來就不肯乖乖吃正餐的她, 現在更是沒胃口吃飯, 只挑些喜歡的水果吃。 幾天後, 一向光彩照人的小米,

Advertisiment
開始變得憔悴不堪。 志安看在眼裡, 疼在心裡, 他變著花樣, 為小米買回開胃的食物。 什麼話梅、酸棗、葡萄的自然不在話下, 只要小米喜歡, 再貴的東西, 他也絕不吝嗇。 好不容易挨過早孕反應期, 可是, 小米自此也落下個偏食的習慣。 打那以後, 她越發厭惡飯桌上的雞鴨魚肉, 反感它們的油膩, 潛意識裡生怕食肉過多會使身體發胖, 更怕產後臃腫難看的身形難以恢復, 這樣一來, 她在飲食上就更加挑三揀四。 有時, 志安實在看不過眼, 提醒她要注意營養均衡。 小米卻總是振振有詞地反駁他, 那些大吃特吃的孕婦才容易懷營養過剩的巨大胎兒、增加難產的機會呢。 志安聞言, 惟有既憐愛又無奈地宣佈“投降”了。

四個月後, 隨著腹部隆起,

Advertisiment
小米開始出現頭暈、乏力, 有時上樓梯也會累得上氣不接下氣, 中途不得不停下來休息。 與此同時, 她的記憶力和反應能力也似乎比以前差了, 注意力老集中不起來。 以前她是一個多麼聰明伶俐的人, 管理財務帳目數目分明、一清二楚, 最近卻總是一副丟三落四、心不在焉的樣子。 同事們都說, 她臉色比以前差多了。 有時對鏡自顧, 看著鏡子裡那個面色暗淡、嘴唇發白、頭髮淩亂又缺乏光澤的女人, 與過去健康、靚麗的自己簡直判若兩人, 小米經常會不由得感歎:“做媽媽可真不容易啊!”

懷孕六個月後, 小米的飲食還是那麼單調, 而且時常感到胃部脹滿, 這下, 她吃下去的東西就更少了。 她的面部和手腳漸漸出現浮腫,

Advertisiment
時常感到心慌氣短。 這不, 今天早上, 她正準備去總財務室送報表, 剛從椅子上站起來, 突然感到一陣頭暈目眩, 整個人已從椅子上摔倒在地。 同事們見狀, 忙七手八腳把她從地上扶起來。 小米揉揉摔痛的手腕, 見沒其他異狀, 就放下心來, 繼續忙開了。 晚上吃完飯, 小米跟往常一樣, 和志安一邊看電視, 一邊閒聊。 期間, 她開玩笑地提起早上的“糗事”, 志安一聽, 急了, 萬一摔壞孩子還得了?這種事情可不是說笑的, 不怕一萬, 只怕萬一呀。 經志安這麼一說, 小米也開始擔心起來, 兩人商量, 為穩妥起見, 還是去醫院一趟吧。

在婦產科的急診室裡, 小米和志安忐忑不安地等待著檢查結果。 還好, 胎兒沒事。 與此同時, 小米卻被檢查出患有中度缺鐵性貧血。

Advertisiment
醫生解釋說, 貧血引起的乏力、頭暈, 正是這次事件的始作俑者。 小米原來經量就偏多, 本身已存在貧血的基礎, 加上懷孕後, 機體對營養需求量增加, 而她孕期又長期偏食, 營養單一, 各種因素綜合起來, 最終導致事件的發生。 所幸, 目前寶寶的發育並沒受到影響, 否則貧血繼續發展, 有可能引起胎兒發育遲緩、早產, 甚至死產, 到那時後果將不堪設想。 現在, 只要採取適當的藥物治療, 並配合飲食調節, 仍然可以平安度過孕期, 生下健康寶寶。

延伸閱讀: 藥物終止妊娠小心副作用 孕婦:妊娠嘔吐喝點砂仁粥 放鬆心情有利減輕早孕妊娠反應 孕媽媽可以如何緩解妊娠中毒症 妊娠期高血壓綜合征影響母嬰健康 <>12下一頁

分享到:

聽完醫生的話,小米不由得低下了頭,心裡暗自責怪自己的膽大妄為,差點誤了寶寶的健康。走出急診室大門,得到教訓的小米下定決心,接下來的日子,一定要聽醫生的話,當個健康快樂的准媽媽。

醫生點評:貧血是妊娠期最常見的合併症,其中又以缺鐵性貧血多見。一方面,由於妊娠期孕婦血容量增加,而紅細胞和血紅蛋白增加比例相對較少,因而血液稀釋,出現“生理性貧血”;另一方面,紅細胞增加、胎兒生長發育及孕婦生理需要,使母體對鐵的需求量增加,此時,如果孕婦對鐵攝取不足或吸收不良,即可引起貧血,例如小米就是因為偏食導致鐵攝取不足而患上貧血的。特別是妊娠後半期,孕婦對鐵的需求量明顯增加,如不能及時補充鐵,就易使孕婦體內儲存的鐵“透支”而造成貧血,這也是妊娠期貧血多發生在妊娠後半期的主要原因。

妊娠期貧血可按紅細胞數和血紅蛋白量分為輕、中、重和極重度四度,具體標準為:輕度貧血,紅細胞(3.0~3.5)×1012/升,血紅蛋白91~100克/升;中度貧血,紅細胞2.0~3.0×1012/升,血紅蛋白61~90克/升;重度貧血,紅細胞1.0~2.0×1012/升,血紅蛋白31~60克/升;極重度貧血,紅細胞小於1.0×1012/升,血紅蛋白小於30克/升。

孕婦貧血,在妊娠各期對母兒均會造成一定危害。貧血孕婦常表現為乏力、頭暈、心悸、氣短、皮膚黏膜蒼白、食欲不振、腹瀉等。若貧血繼續發展,還可能引起一些嚴重併發症:如心肌缺氧致貧血性心臟病;胎盤缺氧致妊娠期高血壓疾病,或妊娠期高血壓疾病性心臟病;分娩期對失血耐受性降低,易發生失血性休克;產婦的抵抗力降低,易併發產褥感染等。因此,貧血孕婦在妊娠分娩期的風險明顯增加。對胎兒來說,一般情況下,缺鐵程度不會太嚴重,這是因為母親和胎兒在攝取鐵時,孕婦將鐵的優先攝取權“讓”給了胎兒,同時,鐵只能通過胎盤由母體運至胎兒,卻不能從胎兒運至母親。當孕婦貧血嚴重時,胎盤供氧和營養物質不足以提供胎兒生長所需,就容易造成胎兒生長受限、胎兒窘迫、早產或死胎。

孕婦如患妊娠期貧血,宜及時治療,以免引起各種嚴重併發症,並對胎兒造成影響。治療原則是補充鐵劑,積極尋找和去除導致貧血的原因。首先,孕期飲食要注重營養,孕婦須改變不良飲食習慣,多食新鮮蔬菜、水果、瓜豆類,以及含鐵豐富的食物,如肉類、動物肝臟等,同時要及時處理胃腸道功能紊亂和消化不良等可影響鐵吸收的疾病。其次,要注意補充鐵劑。主要以口服藥為主,如硫酸亞鐵每日一片,同時口服葉酸和維生素C以促進鐵的吸收,4~6周為一個療程,輕、中度貧血給予一個療程,重度貧血需要兩個療程。須注意的是,在治療糾正貧血的過程中,不可任意中斷用藥,以免影響療效並增加對母兒的危害。對妊娠後期出現重度貧血,或因嚴重胃腸道反應不能口服鐵劑者,可考慮深部肌肉注射右旋糖酐或山梨醇鐵。當血紅蛋白小於60克/升,或接近預產期,或短期需行剖宮產術者,應少量多次輸血,避免加重心臟負擔,誘發急性左心衰竭。

為預防妊娠合併貧血,妊娠前應積極治療失血性疾病(如月經過多等),以增加體內鐵的貯備。孕婦自妊娠12周開始,宜定期檢查血常規,及時瞭解血紅蛋白和紅細胞變化,做到早發現、早預防、早治療。孕期要注意加強營養,特別是增加進食含鐵豐富的食物,動物類如肝臟、肉類、雞蛋等,植物類如黑木耳、芝麻、黃花菜、新鮮蔬菜等,海產品如蝦、海帶、紫菜、墨魚等,上述含鐵豐富的食物可以增加人體的鐵攝入和儲備。另外,有條件時,可在妊娠中期起常規補充鐵劑,每日口服硫酸亞鐵0.3克,以預防妊娠期貧血。

聽完醫生的話,小米不由得低下了頭,心裡暗自責怪自己的膽大妄為,差點誤了寶寶的健康。走出急診室大門,得到教訓的小米下定決心,接下來的日子,一定要聽醫生的話,當個健康快樂的准媽媽。

醫生點評:貧血是妊娠期最常見的合併症,其中又以缺鐵性貧血多見。一方面,由於妊娠期孕婦血容量增加,而紅細胞和血紅蛋白增加比例相對較少,因而血液稀釋,出現“生理性貧血”;另一方面,紅細胞增加、胎兒生長發育及孕婦生理需要,使母體對鐵的需求量增加,此時,如果孕婦對鐵攝取不足或吸收不良,即可引起貧血,例如小米就是因為偏食導致鐵攝取不足而患上貧血的。特別是妊娠後半期,孕婦對鐵的需求量明顯增加,如不能及時補充鐵,就易使孕婦體內儲存的鐵“透支”而造成貧血,這也是妊娠期貧血多發生在妊娠後半期的主要原因。

妊娠期貧血可按紅細胞數和血紅蛋白量分為輕、中、重和極重度四度,具體標準為:輕度貧血,紅細胞(3.0~3.5)×1012/升,血紅蛋白91~100克/升;中度貧血,紅細胞2.0~3.0×1012/升,血紅蛋白61~90克/升;重度貧血,紅細胞1.0~2.0×1012/升,血紅蛋白31~60克/升;極重度貧血,紅細胞小於1.0×1012/升,血紅蛋白小於30克/升。

孕婦貧血,在妊娠各期對母兒均會造成一定危害。貧血孕婦常表現為乏力、頭暈、心悸、氣短、皮膚黏膜蒼白、食欲不振、腹瀉等。若貧血繼續發展,還可能引起一些嚴重併發症:如心肌缺氧致貧血性心臟病;胎盤缺氧致妊娠期高血壓疾病,或妊娠期高血壓疾病性心臟病;分娩期對失血耐受性降低,易發生失血性休克;產婦的抵抗力降低,易併發產褥感染等。因此,貧血孕婦在妊娠分娩期的風險明顯增加。對胎兒來說,一般情況下,缺鐵程度不會太嚴重,這是因為母親和胎兒在攝取鐵時,孕婦將鐵的優先攝取權“讓”給了胎兒,同時,鐵只能通過胎盤由母體運至胎兒,卻不能從胎兒運至母親。當孕婦貧血嚴重時,胎盤供氧和營養物質不足以提供胎兒生長所需,就容易造成胎兒生長受限、胎兒窘迫、早產或死胎。

孕婦如患妊娠期貧血,宜及時治療,以免引起各種嚴重併發症,並對胎兒造成影響。治療原則是補充鐵劑,積極尋找和去除導致貧血的原因。首先,孕期飲食要注重營養,孕婦須改變不良飲食習慣,多食新鮮蔬菜、水果、瓜豆類,以及含鐵豐富的食物,如肉類、動物肝臟等,同時要及時處理胃腸道功能紊亂和消化不良等可影響鐵吸收的疾病。其次,要注意補充鐵劑。主要以口服藥為主,如硫酸亞鐵每日一片,同時口服葉酸和維生素C以促進鐵的吸收,4~6周為一個療程,輕、中度貧血給予一個療程,重度貧血需要兩個療程。須注意的是,在治療糾正貧血的過程中,不可任意中斷用藥,以免影響療效並增加對母兒的危害。對妊娠後期出現重度貧血,或因嚴重胃腸道反應不能口服鐵劑者,可考慮深部肌肉注射右旋糖酐或山梨醇鐵。當血紅蛋白小於60克/升,或接近預產期,或短期需行剖宮產術者,應少量多次輸血,避免加重心臟負擔,誘發急性左心衰竭。

為預防妊娠合併貧血,妊娠前應積極治療失血性疾病(如月經過多等),以增加體內鐵的貯備。孕婦自妊娠12周開始,宜定期檢查血常規,及時瞭解血紅蛋白和紅細胞變化,做到早發現、早預防、早治療。孕期要注意加強營養,特別是增加進食含鐵豐富的食物,動物類如肝臟、肉類、雞蛋等,植物類如黑木耳、芝麻、黃花菜、新鮮蔬菜等,海產品如蝦、海帶、紫菜、墨魚等,上述含鐵豐富的食物可以增加人體的鐵攝入和儲備。另外,有條件時,可在妊娠中期起常規補充鐵劑,每日口服硫酸亞鐵0.3克,以預防妊娠期貧血。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