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懷孕期>孕期保健>正文

孕媽媽一招一式有講究

隨著胎兒的生長與發育, 孕婦的體形和身體狀況會發生很大變化, 這給孕婦帶來了許多不適。 如果孕婦的睡、站、坐姿及行走姿勢等不正確, 極易會引起身體疲勞, 甚至有損胎兒健康。

睡姿

懷孕后, 子宮逐漸增大, 到了臨產前, 整個腹部幾乎都被子宮所占據。 如果孕婦這時采取仰臥位睡覺, 增大的子宮壓在子宮后方的主動脈上, 子宮的供血量會明顯減少, 可直接影響胎兒的營養和發育;增大的子宮還可能壓迫下腔靜脈, 使回流到心臟的血液量急劇減少, 大腦的血液和氧供應也會隨之減少, 全身各器官的供血量也明顯減少,

Advertisiment
這時孕婦會出現胸悶、頭暈、惡心、嘔吐、血壓下降等現象, 醫學上稱為“仰臥位低血壓綜合癥”。 此外, 孕婦仰臥還有可能造成下肢靜脈曲張、誘發胎盤早期剝離等, 增加孕婦患腎盂腎炎的機會, 有損孕婦的身體健康。

懷孕期間, 經常右側臥也不利胎兒的發育和分娩。 由于子宮不斷增大, 腹內其他器官被受到擠壓。 如果經常向右側臥, 有時會使子宮系膜處于緊張狀態, 系膜中營養子宮的血管受到牽拉會影響胎兒的氧氣供應, 造成宮內胎兒慢性缺氧, 影響胎兒生長發育。

懷孕期間合理的睡眠姿勢是左側臥, 這樣可以避免上述病變的發生。 為確保寶寶、自身的健康, 孕婦從懷孕6個月以后, 一定要養成左側臥的習慣。

Advertisiment

性☆禁☆交體位

在過性☆禁☆生☆禁☆活時, 應堅持兩個原則:不要給孕婦的腹部增加壓力;不要使陰☆禁☆莖插入過深。 因此一定要避免騎乘位和屈曲位等體位, 而宜采取側位、前坐位等體位。

坐姿

孕婦所坐椅子不應過高、過矮, 應以40厘米為宜。 當由立位改為坐位時, 孕婦要先用手在大腿或扶手上支撐一下, 再慢慢地坐下。 坐時先稍靠前邊, 用雙手支撐腰部向椅背方向慢移, 然后移臀部于椅背, 挺直脊背, 使其舒適地靠在椅背上, 雙腳平行叉開。 在深坐椅中, 后背筆直靠椅背, 大腿成水平狀, 并與膝關節成直角, 這樣不易發生腰背痛。

如果孕婦是坐著工作的, 有必要時常起來走動一下, 因為這樣可預防痔瘡和下肢浮腫。 當由坐位起立時,

Advertisiment
動作要緩慢。

站姿

孕婦應避免長時間站立, 否則不僅易引起腰背痛, 還會加重下肢浮腫和靜脈曲張。 站立時放松肩部, 將兩腿平行, 兩腳稍微分開, 距離略小于肩寬, 雙腳平直。 這樣站立, 身體重心落在兩腳之中, 不易疲勞。 但若站立時間較長, 則將兩腳一前一后站立, 并每隔幾分鐘變換前后位置, 使體重落在伸出的前腿上, 這也可以減少疲勞。

孕婦外出時, 要穿舒適的平底鞋。

行走

由于孕婦腹部前凸, 重心不穩又影響視線, 很容易摔倒, 故在行走時要特別注意。 孕婦行走時要背直、抬頭、緊收臀部, 腳跟先著地, 步步踩實, 保持全身平衡, 穩步行走。 不要用腳尖走路。 可能時利用扶手或欄桿行走, 切忌快速急行, 也不要向前突出腹部。

Advertisiment

目前市場上有一種孕婦托帶, 能幫孕婦托起笨重的腹部, 使孕婦行走起來輕松一些。 徒步行走對孕婦很有益, 它可以增強腿部肌肉的緊張度, 預防靜脈曲張。 但一旦孕婦感覺疲勞, 要馬上停下來, 找離身邊最近的凳子坐下歇息5~10分鐘。

在上樓梯時, 按照先腳尖、后腳跟的順序, 將一只腳置于臺階上, 同時挺直腰部, 將重心前移, 用后腳向前推進。

下蹲

當孕婦從地面拾東西時, 不要直接彎腰, 那樣會壓迫腹部, 壓迫胎兒。 正確的姿勢應該是先屈膝, 然后落腰下蹲, 將東西撿起。 放東西在地上時也一樣, 先屈膝, 然后落腰下蹲, 放下東西后, 雙手扶腿慢慢起立。

相關用戶問答